银行融资结构和风险:全球金融危机的证据外文翻译资料

 2022-12-17 02:12

英语原文共 14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银行融资结构和风险:全球金融危机的证据

Francisco Vazquez , Pablo Federico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银行融资结构的演变并研究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利用涵盖的银行层面收集2001-2009年期间美国和欧洲有11,000家银行的相关数据。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前,较弱的流动性和较高的杠杆率的银行在金融危机之后更有可能倒闭。在横截面中,较小的国内银行相对更容易受到流动性风险的影响,而大型跨境(全球)由于杠杆过度,银行更容易受到偿付能力风险的影响。实际上,一个3.5个百分点全球银行危机前资本缓冲的增加将导致他们的股票上涨48个百分点危机期间失败的可能性。结果支持拟议的巴塞尔协议III的关于流动性结构的规定和杠杆作用,但建议重点放在后者,特别是对于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机构。宏观经济和货币条件也被证明是与银行倒闭的可能性有关,同时提供了引入宏观审慎的案例银行监管的方法。

1.引言: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大量的银行倒闭引发了对银行风险管理质量的质疑,促使各个国家加强了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对银行流动性风险和资本缓冲的框架的修订。管理的国际一级的举措包括引入国际活跃银行的流动性标准,修订约束杠杆比率和资本要求。根据巴塞尔协议III,除了这些微观审慎的措施,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主张引入补充的宏观审慎框架帮助维护系统层面的金融稳定(汉森等人,2010)。这种侵入性的监管反应是基于房产。首先,个人银行决定的流动性和资本缓冲的规模危机与他们承担的风险不相称。第二,银行倒闭的代价超过了它们的直接利益相关者。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美国和欧洲银行普遍倒闭的高峰期为本文提供了研究前提。不过,实证研究了银行流动性之间的联系以及相对稀缺的资本缓冲及其随后的失败概率,却忽略了潜在的差异银行类型。根据综合数据提出的结论是对流动性和杠杆率更严格的监管可能会对系统性银行危机发生的概率有所改善。基于美国银行微观数据的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认为如果银行拥有更高的资产流动性,更多的依赖零售保险存款,拥有更大的资本缓冲,那么他在金融危机中较不易破产。类似的结果也出现在了拉特诺夫斯基(2009)基于经合组织大型银行的数据的相关文献中。

首先,本文衡量在某种程度上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结构性流动性和杠杆率是否符合净稳定资金的规定,巴塞尔协议中提出的比率(NSFR)和杠杆比率(权益)。此外,还探讨了二者系统性差异以及在结构性流动性、杠杆和随后的流动性之间跨银行类型的失败概率。我们要区分全球性的银行,以及通常规模较小的专注于自身业务的即国内银行这两种不同类型。

从金融稳定的角度来看,这个示例分类是合适的。通常,全球性银行具有系统重要性由于其商业和法律结构复杂性,解决起来极具挑战性。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全球银行都能获益。在宏观经济和货币条件的相互作用的地理区域,跨国银行可能会利用他们的内部资本市场在业务部门之间重新分配流动性资本。此外,相比之下,全球银行往往享有更稳定的融资基础。特别是在黄金时期市场的困境时,国内银行纷纷逃往安全地区,。只要在银行风险管理决策中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银行可能会因其结构上的最优选择流动性和杠杆率可而异。

本文利用从2001年到2009年美国和欧洲11000家银行的数据研究。这个样本覆盖率使我们能够研究银行动态,在此期间全球发生了金融危机。作为副产品,我们记录结构流动性和杠杆的演变危机前时期,并强调银行类型的一些模式激励进一步的研究。与我们的期望相反,全球金融危机(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代表衡量)前期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平均结构性流动性接近巴塞尔协议III建议中提出的目标值。然而,我们发现结构性流动性存在广泛的分散性。跨银行和系统模式:温和(尽管持续)危机前结构性流动性错配的增加由位于分布最低点的银行推动。危机前的杠杆率在各银行间也存在广泛的不平衡,全球银行显示出更小的资本缓冲和更大的差距。

我们发现系统流动性和银行集团间金融脆弱性的杠杆作用。全球银行更容易因过度杠杆而失败,而国内银行更容易因结构薄弱而倒闭。使用控制措施进行危机前的风险承担对本研究至关重要:银行进行适当的风险管理,风险承担更多倾向于与强者相关的流动性和资本缓冲。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会引入对结果的偏见。危机前的宏观经济条件会影响银行违约概率,暗示银行可能未能将风险内部化过热的经济活动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条件纳入考虑范围。首先,要考虑潜在的大异质性在国内银行的规模,商业模式和在危机前的风险承担中,我们计算了一组基于失败和幸存的机构的子集在规模和危机前风险承担方面的共同支持的平行回归。此外,我们使用两个替代方案执行一系列平行回归银行流动性和资本的衡量标准,我们也在探讨与银行倒闭的替代定义。

总而言之,这些结果为拟议的法规提供了关于流动性和资本的依据,引入宏观审慎银行监管的方法。从金融稳定这个角度看,资本特别是对较大银行业务的杠杆限制群体可能更具相关性。第2节放置了相关文献和背景。第3节介绍了数据集,讨论了样本分区的标准,以及描述了流动性和流动性演变的一些典型事实利用各个银行群体。第4节描述了定量基线回归的结果和一组平行的练习用样本的替代分区来评估范围横截面差异和非线性效应。第5节介绍各种稳健性检查。第6节总结。

2 相关文献和实证假设:金融中介理论表明银行的重要角色是流动性创造,并在流动性创造与金融稳定之间建立了牢固的联系。银行资本(即较低的杠杆率)在流动性创造方面需要成本,但是它提供缓冲以防止银行资产的价值发生变化,增加银行的生存概率陷入困境的市场条件。

文献中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概念密切关注,而且它与结构性流动性不匹配的监管概念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存在相关关系。后者反映了部分长期的相关关系,非流动性资产(即结构性头寸)由短期资金和非核心存款提供资金。因此,一个结构性流动性不匹配的程度较大的银行会可能会产生流动性更强的情况。银行流动性创造也与杠杆比率有关,衡量中,权益资本相当于总额资产。在某种程度上(公允价值)权益需要稳定资金部分,杠杆比率较高的银行也会创造更多流动性。银行流动性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作用一直存在受到实质性关注。实证研究表明美国的银行危机之前已经出现过流动性异常。还有证据表明银行依赖短期融资对其之后股价有负面影响,从而导致金融脆弱性增加,危机爆发。以违约距离和波动率来衡量银行股票收益率,或者接受公共援助的可能性。此外,在全球金融期间美国银行的融资结构更加稳定,继续向其他银行传递贷款危机,并且不太可能失败(博洛尼亚,2011)。

一系列相关文献关注的是资本在其中的作用和银行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证据表明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拥有更强资本缓冲的银行表现更好。有关Berger和Bouwman(2010)的工作分析了两次银行危机期间美国银行的生存概率和三次银行危机与市场有关的危机(即由首都事件引起的危机,并得出结论,资本较高的小银行是更有可能在两种危机中幸存下来。相比之下,资本缓冲提高了中等尺寸银行的生存概率。银行业危机期间只有大型银行。关于银行脆弱性的流动性和资本缓冲问题,结构的组合作用已得到解决。可能是由于数据限制,关于流动性缓冲的作用的证据有点不太确定,因为分析是基于汇总数据的。

在本文中,我们使用银行的数据集来研究结构性流动性与银行余额杠杆之间的关系。我们还探讨了流动性和资本缓冲对相对重要性跨银行类型的故障的可能性,区分大型全球活跃的银行和国内零售导向机构。特别是,我们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结构性流动性和杠杆与危机前银行资产负债表之间有任何联系(2)是否有证据表明不同银行类型的差异。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我们同时也探讨了银行风险承担与危机爆发前的宏观经济和金融因素以及随后银行倒闭的可能性。为了分析,我们认为结构性与流动性之间存在直接联系。银行资产负债表、杠杆率和财务脆弱性不匹配。事实上,在这个假设下银行就他们的风险承担和相关的流动性和资本缓冲是最佳的,我们应该找出危机前风险承担与流动性和资本缓冲的规模,以及在后者和失效概率之间薄弱的联系。

3 数据和目标变量

我们从Banks cope获取银行级别的财务报表数据库。使用这个数据来源有两个主要优势。首先,覆盖范围相当广泛,抽样银行资产在每个国家的总资产中约占90%。其次,介绍了在调整会计差异后银行层面的信息,采用标准化格式并报告各国的标准。另一方面,使用公开可用的数据有一些限制:某些资产负债表缺乏足够的粒度账户。例如,贷款组合的详细分类类别、期限或货币通常不可用。同样的,证券投资组合不按资产类别或到期日划分。另一方面,相对丰富的信息是在负债方面可用,由于存款按种类分类,非存款资金分为短期,剩余短期(少于一年)与长期(即剩余到期日超过一年)。该样本涵盖了约1.1万家在美国以及欧洲注册的银行,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这些地区受到的影响更严重。系列每年出版一次,涵盖2001-2009年度。因此,我们能够捕捉到银行金融状况的演变在这场危机(2001-2007)之前以及整个过程中这场危机(2008 - 2009年)。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将根据两个可选标准取样。首先,我们区分在大型国际活跃银行和国内导向银行之间的银行,并进一步将后者拆分为商业银行,储蓄银行和合作社。与此同时,我们按照目标结构流动性水平和杠杆进行分析潜在的阈值效应。

3 数据和目标变量

3.1 银行流动性和杠杆率指标

为了衡量结构性流动性和杠杆率,我们使用了两种新方法: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和杠杆比率,用股本除以资产、权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反映了这一比例以负债为资金的长期非流动资产长期的或被认为是稳定的(如核心存款)反过来,权益反映了股东的比例资产净值,从而提供银行杠杆的衡量标准。所有其他条件都一样,较高的NSFR和较高的股本意味着较低的银行流动性创造。具体来说,NSFR是各种类型的银行负债(LI)和资产(AJ):

(1)

权重w在0和1之间有界,但不在0和1之间合计为一。它们反映了资产负债表的相对稳定性。在资产的情况下,分配较大的权重流动性较低。在负债的情况下,更大的权重是分配给更稳定的资金来源。因此,更高的NSFR是流动性风险较低。拟议条例要求银行保持一个以上的NSFR。数据表1给出了一份风格化的银行资产负债表以及用于计算NSFR的权重。有些离别从巴塞尔III提出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值得注意。第一,我们不能根据贷款组合的类型或残值来划分它们。根据巴塞尔协议III,到期日需要不同的权重(范围从0.50到1.00)。按照保守的方法,我们假设总贷款组合需要稳定的资金和使用1.00的总权重。对于其他盈利资产,为了更具流动性,我们使用的平均权重为0.35,即在巴塞尔协议III中建议的范围内。固定资产和非收益资产(现金和银行应付款项除外)权重为1.00,也符合保守标准。关于负债另一方面,我们按类型划分客户存款和其他负债。指定的权重反映核心零售存款比其他存款拥有更稳定的短期资金来源。因此,后者被赋予权重为零。长期负债和权益被认为是在一年内保持稳定。至于杠杆,我们使用股东权益比率,适用于广泛使用且符合巴塞尔协议III提案。使用以下替代指标执行稳定性检查:银行流动性和杠杆。对于流动性,我们使用短期融资比率(STFR),通过划分到期负债来衡量一年内超过负债总额。对于资本化,我们使用巴塞尔协议,以监管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

3.2 全球银行与国内银行

如前所述,我们将银行分为两类,即全球银行和国内银行。全球银行集团包括具有国际活力,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机构。为了仅选择母银行集团,我们确定银行在海外子公司中持有多数股权,没有金融资产被列为最终所有者的机构。反过来,该组国内银行包括国内机构在国外的子公司没有多数股权。对于国内银行,它跟踪10,805个机构在2001-2009年期间,在美国和37个欧洲国家的银行。至于全球银行,样本涵盖91个机构,六年以上的信息为60%在子样本中的银行.欧洲银行的子样本在2005年有明显突破,主要归因于会计变更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后的信息。

3.3 银行倒闭

我们通过使用多个补充源的方式来确定危机期间失败的银行集团。首先,我们利用信息

关于银行范围内各银行的持续状态,并找出从“活跃”到是:“破产管理”,“破产”,“解散”,“解散”通过合并或“清算”的银行。其次,我们跟踪各银行的CAR,并将各银行2008年至2009年间汽车价格降至8%的门槛以下的情况列出。第三,我们利用穆迪银行财务实力的信息评级和个别银行降级为E 或E级(危难)。这些标准有助于识别通常是允许失败并遵守决议程序的较小的非系统性重要机构。另一方面,破产的全球银行普遍得到了援助。本文按四分之一提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股票,以及国内和全球银行。具体来说,每个单元格显示比例以及破产银行的数量,以及银行的数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公平基金的相应四分之一。例如,最左上方的单元格显示,银行倒闭的比例在最低的四分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权益是5.3%(65出这个桶里有1221家银行)。总的来说,故障的比例在全球银行中(39.6%)是国内银行(7.4%)。子样本的分布在全球银行中,更倾向于低股本比率,而国内银行的子样本分布更为均匀。利用这些,我们计算了无条件二元概率如表3所示,以及各等值线图,如图1所示。全球的失败银行非常集中在机构的子样本中。相比之下,国内的失败银行似乎有点倾向于结构性流动性较弱(即NSFR较低)。下一部分需要更系统的采用回归分析法。

4.经验方法和定量结果

衡量银行结构流动性之间的关系,我们计算杠杆率及其随后的失效概率利用横截面分布的概率模型危机前的银行级状态变量。我们提出经验模型:(2)其中Fi是一个虚拟变量,如果银行i在危机期间失败(即2008年至2009年),那么为零。矢量包含两个目标变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股权比率,都是在危机前测量的。矢量还包含一组银行级别的控件,旨在捕获危机爆发前银行风险状况的差异。银行风险承担的理想措施(在资产方面)应该传达有关交易对手信用风险、集中风险敞口和对市场因素(即利率、国外因素)的敏感性汇率风险和股票价格风险。因此,我们对危机前风险承担的一套控制措施包括:(1)资产年平均增长率,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0530],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原文和译文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原文和译文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