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竞争力与可持续性:是敌是友外文翻译资料

 2023-04-18 11:04

英语原文共 17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国家竞争力与可持续性:是敌是友

M 穆达

1.简介

“国家竞争力”是一个被广泛讨论的话题( Abbas 2000 ; Berger 2008 ; Bhawsar and Chattopadhyay 2015 ; Rakowski 2000 ; Bracey 2008 ; Fagerberg et al. 2007 ; Pace and Stephen 1996 ; Waheeduzzaman and Ryans1996),但仍然没有明确界定跨学科研究领域,跨越国际贸易、发展和战略管理的理论。由于197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自由化的结果,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的经济联系加强了,这加速了对这一主题的兴趣的上升。因此,人们注意到,以在其领土内经营的公司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在抓住货物、服务和投资国际加速流动的好处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国家。

由于出口业绩基准,宏观竞争力最初是通过国家贸易业绩的棱镜来评价的(Thurow 1993)。然而,这种方法受到了学者的批评,他们引用后重商主义,非零和博弈贸易理论,质疑在学术水平上讨论“国家间竞争”的意义(克鲁格曼1994,1996)。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竞争力概念的支持者从更广泛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评估——作为对国家在全球化时代增长能力的评估(Bloch和Kenyon 2001,第16页)。这种定义方法开启了科学辩论的新篇章,旨在找到概念化和战略上激发国家竞争力的最佳方法。

在发布了第一批关于国家竞争力的出版物几十年后,由于全球金融危机、逐步放松管制、跨国企业实力的增强和全球经济的社会生态挑战,关于宏观竞争力的辩论仍然生动和相关(Aiginger 2016;Badinger等人2016;Kinra和Antai2010;Porter与Rivkin,2012)。新古典主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它拒绝战略发展政策的合法性,受到质疑(Ali 2013;Atkinson和Ezell 2012年;2014年哈雾)。人们认识到,为了应对现代经济面临的挑战,使世界人口能够有包容性的可持续增长,必须设计和实施长期可持续的全球和国家发展道路。国家竞争力话语也因此被社会层面所丰富。学者们强调,必须在旨在提高国家生产力水平、负责任地使用自然资源和发展社会福利的行动之间找到平衡(Samans 等人2015;Thore和Tarverdyan 2016)。这些目标和处理这些目标的战略是国家政府和超国家机构主要目标的一部分,它们已经成为工业化国家的主要关切,并逐渐进入新兴经济体的议程。

在后华盛顿共识时代,《里斯本战略》和随后的《2020年欧洲战略》都通过其旗舰项目“资源高效欧洲”和“欧洲减贫平台”(欧盟委员会2010年),将明智、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置于战略关注的中心。经合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最新努力集中在寻找更有意义的方法来衡量国家的社会经济成就,并就如何实现这一成就提出政策建议,“同时防止环境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不可持续的自然资源利用”。这种思路也反映在“新自由主义”世界经济论坛最近的倡议中,表明迫切需要将可持续发展指标纳入全球竞争力指数(Thore和Tarverdyan, 2016)。“可持续精神”在他们最新的评估全球和欧洲建设可持续和包容经济进展的报告中清晰可见(Samans等人2015;Schwab,2014)。

“国家竞争力”是现代经济学中最流行的概念之一,因其多面性和模糊性,经常出现在媒体、政治辩论和学术话语中。然而,这种流行导致了定义的混乱和公众的困惑,导致这一复杂的研究类别的“麦当劳化”。多年来,研究人员试图通过开发一种全面的方法论来“构建这种混乱”,以把握宏观竞争力的本质,但一直没有取得重大成功。今天,随着研究范围的扩大,社会环境方面的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在定义和模拟这一经济现象的最佳方法上缺乏共识,进一步加剧了学术讨论。

有鉴于此,本文旨在探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国家竞争力概念。关键问题是,经济竞争力能否在“超越GDP目标”的同时实现,还是只能以环境和社会退化为代价来追求生产率的提高。

2.围绕对国家竞争力概念的误解

尽管国家竞争力很受欢迎,但它被认为是最容易被误解的经济概念之一(Berger 2008;Bhawsar和Chattopadhyay 2015;Bracey2008;Chaudhui and Ray,1997年;Duun 1994;Ezalea-Harrison 2005;Krugman1996;Minford 2006;Mulatu 2016;Porter 1990;Reinert 1995)。这场争议始于美国前总统比尔bull;克林顿(Bill Clinton)的挑衅性言论,他说,每个国家都“像大公司一样在全球市场上竞争”。这个假设是基于这样的观察:在全球化的世界中,一个时代的国际贸易流动和强化运动增加生产要素跨越国界,一些国家明显比其他人与他们的出口表现(以贸易额),因此增长率(以国内生产总值水平)。

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国家经济表现为基准,指出新的国际分工的“赢家”和“输家”,已经被美国政客直接“借用”了战略管理竞争力理论。这导致了国家间“不公平”竞争的民粹主义观点。根据这一思路的代表,位于新兴经济体的公司(或外包生产设施),由于其劳动力成本明显较低,法律标准更“宽松”,大概是“不道德的”业务(andprotectionistgovernment)实践,haveoutperformedthe公司在发达国家的出口——结果导致裁员和减少(或在最好的情况下停滞)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生活标准的人(Baily 1993;Papadakis 1994;Thurow 1993;Tyson 1993)。随着全球化进程,社会经济不平等现象日益明显,在媒体和民粹主义政治中,对国家竞争力的零和博弈越来越流行。

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宏观竞争的概念,即一个国家必须输,另一个国家必须赢,被贸易和经济学者严厉批评为与古典贸易理论相矛盾。反对在宏观层面讨论竞争力概念的主要声音是由克鲁格曼在他的文章《竞争力——危险的痴迷》(1994)中提出的。他的批评基于三个支柱。

首先,公司失去竞争优势,陷入财务困境,最终破产。由于在宏观层面的竞争力“没有明确的底线”(因为国家不会从市场上消失),讨论它们的竞争力是没有意义的。第二,微观竞争是零和博弈——企业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就能实现高于平均水平的回报,以牺牲竞争力较弱的公司为代价在财务上胜出。将这一类比转移到宏观层面,意味着一个国家的成功转化为另一个国家的损失,这反过来会导致对外贸易中存在赢家和输家。然而,李嘉图理论假设每个国家都有“某些方面的比较优势”。因此,在对外贸易中回归重商主义假设是没有理论基础的。第三,出口竞争力是小型开放经济体社会经济成功的决定因素。就自给自足的大型经济体而言,增长并不取决于国际贸易的成功,而是取决于使用和重新分配其资源的能力。根据克鲁格曼的观点,国家竞争力的概念因此不是普遍的,根据目前的论点,它只是一个更“引人注目”的术语,指的是国家生产力水平(Cho和Moon 2008;Dunn 1994;Krugman 1994;Olczyk 2008)。克鲁格曼在总结发言中强调,痴迷于国家竞争力是危险的,因为它可能会鼓励适得其反的政策行动、保护主义行为甚至贸易战。因此,在学术层面上讨论国家竞争力问题是否有必要。

为了克服围绕研究“国家竞争力”的真正意义的困惑,充分把握它的“真正”意义,有必要对克鲁格曼的批评观点作出回应。只有从更广阔的角度,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而不是从贸易的角度来看待竞争力,才能揭示竞争力的复杂性。在其引申意义上,竞争力可以被视为在全球化时代把握经济发展根本问题的“当代”途径(Radło 2008;Reinert 1995)。从这个角度来看,竞争力研究的主要调查领域集中在与发展经济学相关的关键主题,如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和如何克服这些不平等的战略(Fagerberg等人2007;Martin 2005,第7页)。

根据克鲁格曼的第一点,讨论国家竞争力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不能定义国家竞争力的底线。然而,竞争力作为一种具有结构性特征的长期现象,应该从定性的角度来评价(Aiginger 2016;Aiginger和Vogel, 2015;Jagiełło 2008,第13页)。这一点区别了一个经济体的竞争力与一个企业或部门的竞争力,而应将其视为数量类别。从微观层面的竞争来看,成功的公司通过为客户提供更高的价值,超越竞争对手,达到他们的目标,从而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回报。因此,企业失去竞争力,破产,从市场上消失。竞争力较弱的经济体不会从国际舞台上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宏观层面上的竞争不存在。它有不同的性质——它是定性的而不是定量的。因此,国家竞争力应该被视为一种动态现象,以相对的角度进行评估,反映了国家生产和贸易结构向高附加值专业化的变化(Aiginger和Bouml;heim 2015)。因此,一个有竞争力的经济遵循一个进化的发展路径——从资源密集型(即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到高技术专业化(Wysokiacute;nska 2012)。通过“新产业政策”积极塑造国家的全球定位,以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为社会的最终目标,可以加快这种专业化阶梯的攀登。

这直接引出了克鲁格曼的第二个论点,即对外贸易不是零和游戏。这当然是对的——每个国家在某种商品的出口上都有比较优势。然而,值得强调的是,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假设之一(克鲁格曼的批评基于此)假设生产要素缺乏流动性(Kojima和Ozawa 1985,第136页)。今天,在市场全球化和经济加速一体化的时代,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成为可能。因此,国家之间的竞争表现为对这些流动因素的持续竞争,如技术知识、高素质专家和创新企业家。因此,如果国家竞争力的视角超越国家贸易绩效,包括给定地点对国内和国际先进生产要素的吸引力水平,就不存在与李嘉图理论的矛盾。

从这个角度来看,竞争力辩论的重点已转移到那些能够吸引高端专门资源,并鼓励创新创业努力以刺激整个经济的正面外部性的机构。技术能力的稳步发展使生产线升级,逐步淘汰过时的技术,从而刺激国家生产力的增长(Thore和Tarverdyan, 2016, 108-109页)。以更高的创新为主导的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支持文化规范(关于生产和消费)以及组织和管理技能成为经济部门竞争力的结构调整和变化的基础(Cho和Moon 1998;Porter 1998;Radło 2008)。因此,可以假定,发展水平相似的国家正在努力为专门生产要素提供有利的环境,并吸引企业进入经济的某些部门,从而有助于更好地融入“新的”国际分工。

这不仅仅是小型追赶型经济体的情况。在这个相互联系的世界里,当全球化的力量到达家门口时,大国领导人无法与之抗衡。就像企业不一定要国际化才能成为国际竞争的主体一样,对于贸易只占国内生产总值一小部分的国家,其工业在全球市场的相对实力与依赖贸易的小型开放经济体一样重要。否则,在自由市场条件下,进口商品可能会取代没有竞争力的本国产品(就像上世纪70年代日本汽车挤占美国市场并淘汰美国制造商那样)。此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放缓往往与它们价值链的部分(或全部)重新分配有关,这些重新分配为开展这些活动提供了更有吸引力的条件。

事实上,国家竞争力概念的支持者从未否认国内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性(Cho和Moon, 2008年,第39页)。竞争力模型强调本能素质的主导作用学费、国内储蓄和投资率、研发支出水平、人力资源质量和创业水平以及基础和先进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Bowen和Moesen 2007;Fagerberg 1988;Fagerberg等人2007;Lall 2001;Peacute;rez-Moreno等人2016;Siggel 2010)。

的确,通过筛选有关对外贸易和发展的现代理论,可以发现战略管理理论突出的方面对于建立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至关重要(Reinert 1995,第29页)。在现代全球化的世界中,为了实现发展目标,一个经济体必须战略性地建立其国际地位,同时考虑到其在其工业政策中确定和促进“未来部门”的能力(Sung 2006,第38-42页),开发其人力资源,加强技术能力,并改善制度环境,同时掌握对不断变化的外部条件的适应性(Oziewicz 2007, pp. 22-23)。这些经济体的“战略行为”可以作为战略建设国家竞争力的方法联系在一起。

为了正确理解和塑造竞争力(在战略管理和宏观层面),强调其相对性质是很重要的,因此,一个国家的表现应该以其历史成就和最接近的同行为基准。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必要区分这些国家,根据它们的结构和发展特点,将它们划分为“战略集团”(Cho和Moon 2005)。国际舞台上以发展水平为特点的主要战略集团将是新兴经济体和工业化国家。参考如何获得竞争优势的战略管理基础,可以区分出两种不同的激励国家竞争力的战略,并将其分配给这两个战略群体(Aiginger and Vogel 2015)。“低道路竞争力”(概念灵感来自成本领先的业务水平战略)侧重于基于成本的竞争。在这里,提供低工资、低税收和低能源价格的国家(主要是新兴经济体)赢得了竞争。相反,“高速竞争力”(以差别化事业层战略为灵感的概念)是指通过开发创新能力提高生产力,成为品质或创新领导者的国家努力。这种战略竞争力的区别容易把握,准确反映了现代国际竞争舞台上的形势。孟加拉国等国家采取的是“低道路竞争战略”,瑞士等国家则采取的是“高道路竞争战略”。然而,将其直接类比为战略管理过于简单,有时还会产生误导,因为需要强有力的论据来证明这一点。

竞争力研究的流行趋势是将宏观竞争力评价为在其领域内活动的竞争公司的总和。然而,按照战略管理的定义,竞争力可以被定义为达到发展目标的能力。根据这一定义,假设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588786],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原文和译文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原文和译文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