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源及其碳含量对LiFePO4/C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外文翻译资料

 2022-10-22 04:10

英语原文共 9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碳源及其碳含量对LiFePO4/C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摘要

本文选用两种碳源来制备LiFePO4/C复合材料,一种是高分子聚合物聚丙烯酸锂(PAALi),另一种是蔗糖。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平衡发射极晶体管(BET),激光粒度分析仪及拉曼光谱(Raman)等分析方法表征LiFePO4/C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质。采用循环伏安法,恒电流充放电法和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评估其电化学性能。以上分析手段结果表明,碳源及其碳含量对LiFePO4/C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质及电化学性能有显著影响。理想碳源及适当的碳含量,能够有效增强锂离子电池扩散系数和交换电流密度,降低电荷转移电阻,从而改善LiFePO4/C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聚丙烯酸锂(PAALi)可作为更优良的LiFePO4/C复合材料合成碳源。当碳含量为4.11wt.%时(即PAALi与Li2C2O4的摩尔比为2:1时),所制得的LiFePO4/C复合材料可以表现出电化学性能和振实密度的最优组合。

关键词:磷酸铁锂;碳源;碳含量

简介

1997年,古德伊纳夫的课题组首次报道称,橄榄石型LiFePO4/C复合材料是具有潜力的锂离子充电电池正极材料,因为其具有高达170mAhg-1的理论比容量,安全性高,成本低廉,以及环保等诸多出色特性。然而,LiFePO4/C复合材料却面临着离子迁移率低,电子电导率小,振实密度小,且难以批量生产等难题。为了改善LiFePO4/C正极材料的电子导电率和电化学性能,我们采用多种方法,其中包括:(1)往LiFePO4/C复合材料中掺入杂质原子。尽管该方法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增加其电导率,但如果引入的外来原子占据晶体点阵中锂离子点位,将会产生负面效果;(2)表面包覆或掺入电子导电材料(例如碳单质和一些导电聚合物)的方法已被研究;(3)减小粒径大小也能改善离子迁移问题。减小粒径大小,能极大程度缩短锂离子在LiFePO4/C复合材料中的扩散时间,从而在宏观上表现出大幅度提高的功率性能。综合上述技术手段,表面碳包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提升LiFePO4/C复合材料电子导电率。而碳源种类及其碳含量则是LiFePO4/C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

基于前人的研究工作,有多种含碳材料被作为碳源使用,例如葡萄糖、蔗糖、草酸、聚苯乙烯、聚乙烯醇等等。总结而言,这些材料都是高分子聚合物,或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有机物。本文将利用两种不同碳源来制备LiFePO4/C复合材料:使用高分子聚合物聚丙烯酸锂(PAALi),和使用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蔗糖。本文系统地研究和比较碳源及其碳含量对LiFePO4/C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此外,也详细表征了振实密度和电化学性能之于碳含量的变化关系。

实验

1. LiFePO4/C复合材料的制备

1.1采用不同碳源制备LiFePO4/C复合材料

将FePO4·2H2O,Li2C2O4和PAALi(根据摩尔比PAALi/ Li2C2O4为2:1)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少许H2C2O4·2H2O以调节体系呈中性或弱酸性(pH值约为5~7)。用行星式球磨机QM-3SP2将上述溶液均匀搅拌6h。将均质浆体置于120℃烘箱中干燥6h以获得前驱体。为获得实验组对照,另一组前驱体合成过程将替换PAALi采用蔗糖作为碳源。经过如下两步骤合成LiFePO4/C粉末:上述前驱体先在500℃下分解2h,然后在700℃下烧结15h。样品合成完毕后,分别标记为LFP-A和LFP-B。分解和烧结过程均在氮气气氛下完成。

1.2改变PAALi/ Li2C2O4摩尔比以满足不同碳含量要求

将含有不同摩尔比的有机锂离子源(LiPAA和Li2C2O4)、FePO4·2H2O和H2C2O4·2H2O的混合浆料用行星式球磨机QM-3SP2均匀搅拌6h。将均质浆体置于120℃烘箱中干燥6h以获得前驱体。随后,将上述前驱体先在500℃下分解2h,然后在700℃下烧结15h。样品合成完毕后,分别标记为LFP-A1、LFP-A2、LFP-A3、LFP-A4、LFP-A5、LFP-A6、LFP-A7和LFP-A8,如表6所示。

2.前驱体和LiFePO4/C复合材料的表征

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对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其中使用仪器为飞利浦Xrsquo; Pert衍射仪,特征X射线为Cu-Kalpha;,波长长度lambda;=0.15418nm,衍射角范围是15°<2theta;<80°。采用FEI公司的Impect F型号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前驱体和LiFePO4/C复合材料微观形态。采用Invia拉曼光谱仪(Raman Spectrum)对样品表面的碳结构进行拉曼光谱法表征,其中激发波长为325nm。LiFePO4/C复合材料颗粒大小将由BT-9300H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测量获得。特定表面区域面积测量将使用Builder SSA-4200装置在-196℃条件下利用氮气吸附脱附获得,碳含量将由意大利CARLO ERBA 1106元素分析仪测量获得。

3.电化学性能测试

采用将LiFePO4/C复合材料组装成CR2032纽扣电池的方式对其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工作。按照质量比例为80:10:10均匀分散LiFePO4/C复合材料、超导碳黑和水性粘结剂LA132(Indigo,中国),并将其均质混合物涂覆与铝箔之上,放置于100℃烘箱中烘干,以制得电极材料。将所制得的电极材料冲孔成直径为14.5mm(即面积为1.65cm2)的圆片,并于100℃烘箱中干燥处理8h,并称量以确定其活性物质含量。通常来讲,涂覆于铝箔上的LiFePO4/C活性物质密度约为4~5mgcm-2,厚度约为350~400mu;m。

采用锂单质金属片作为对电极,Ceguard 2400作为隔膜,用于测量LiFePO4/C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该电池组件是在充满氩气的干燥箱中进行组装。使用以1mol·L-1 LiPF6为溶剂,体积比为1:1:1溶入碳酸亚乙酯、碳酸二甲酯和乙烯·甲基酯的电解液。采用恒定电流充电/放电模式,利用 Neware电池测试仪(中国)以2.5V~4.3 V范围对电池进行测试。采用阿滨仪器(美国)以0.1mVs-1的扫描速率于2.5V~4.3V之间进行循环伏安法测量(相对于Li / Li )。电化学阻抗谱通过在频率范围0.1~106Hz内使用Solartron的1260阻抗分析仪对开路用5mV的交流电压信号进行测定。所有的测试均在室温下进行。

结果与讨论

1.不同碳源对LiFePO4/C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

1.1 XRD,SEM,BET和粒径分布分析

图1示出为以不同碳源衍为原料所制备的LiFePO4/C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案。XRD分析表明,两种样品均为LiFePO4单相,可索引得正交橄榄石型结构(JCPDS文件编号83-2092)。观测图谱可知,XRD衍射图样中无杂质谱线存在,这也就意味着在热处理期间碳可避免杂质相的出现。LiFePO4/C复合材料的晶胞参数如表1所示。该数据表明,所有样品的晶胞参数基本一致,说明不同碳源对于LiFePO4自身结构无明显影响。因为碳元素含量偏低或其以无定形态存在,因此没有明显的碳元素衍射峰与之对应。样品的碳含量于表2中列出。

图2所示为不同碳源制备得前驱体SEM图像。可观测到,2a图片样品具有比2b图片样品更好的粒径分布均一性,说明具有聚合物框架的PAALi能提高物质的分散度。前驱体的分散均一性将直接影响最终样品中粒径分布。图3显示为由不同碳源所制得LiFePO4/C复合材料的SEM图像。分析图像可知,LFP-A样品的粒径分散程度优于LFP-B样品。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其具有聚合物框架和粘性的PAALi能够抑制粒径生长,提高分散度。图2中现象也可由此解释。据此又可发现,由PAALi制得的LFP-A样品,在其粒子表面有许多纳米微观结构;由蔗糖制得的LFP-B样品,则具有相对光滑的表面。表2所示为BET和激光粒度仪所测数据。LFP-A样品与LFP-B相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小的粒径,相关结果如图3所示。

1.2 拉曼光谱分析

拉曼光谱是用于表征颗粒表面碳涂层结构特别有效的方法。图4和表3所示为波数范围在1100~1850cm-1范围内的拉曼谱图。其中,1530~1640cm-1波数段峰值归于石墨谱带(G带),1250-1450cm-1波数段峰值为无序谱带(D带)。G带对应于E2g模式的一种,是sp2杂化的类石墨结构;而D带对应A1g模式的一种,是因为碳形成sp3杂化的四面体结构。ID/IG比值(峰强比)可用于估计样品中结合碳sp3杂化和sp2杂化的含量以及热解碳的紊乱程度。理论上讲,D/G相对强度比越高,说明样品的有序性越低。据悉,具有较低ID/IG比值的橄榄石LiFePO4能表现出更好的电化学性质。所以,PAALi被认为是改善LiFePO4复合材料性能的良好添加剂。

1.3 循环伏安分析

图5所示为由不同碳源制得LiFePO4阴极材料的第一循环伏安曲线。图5所示为一组明确的氧化还原峰。它表明,在复合材料中没有杂质,该结果符合所测得XRD图谱。阳极和阴极的峰对应于Fe2 / Fe3 的氧化还原电对的充-放电反应。阴阳极峰值的电压差与电池系统的极化有关,同一循环中阴阳极电压差与极化或可逆的氧化还原有关:电压差越小,极化越低,可逆氧化还原反应程度越高。反之,电压差越大,循环稳定性越高。从图5可以看出,LFP-A与LFP-B样品阴阳极的电压差分别为0.31V和0.52V,放电峰值依次降低。此外,LFP-A的峰宽比LFP-B窄一半。上述结果表明,样品LFP-A具有极化率低和循环稳定的性质。

1.4 电化学分析

由不同碳源合成LiFePO4的初始充放电曲线图如图6(a)所示。结果发现,LFP-A和LFP-B放点容量分别为151mAhg-1和139 mAhg-1。LiFePO4复合材料的库伦效率由LFP-A至LFP-B逐渐降低。LFP-A样品的高放电容量和库伦效率可以从优良粒径、低极化率和电阻的角度来解释。

图6所示为循环速率为0.2C时样品的循环性能。可以看出,LFP-A样品的放电容量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而LFP-B样品的放电容量起初是增加,后来逐渐减小。在50圈循环后,LFP-A和LFP-B样品的容量维持率分别是104.5%和98.4%。其中的差异可归因于粒子大小、极化程度和电池内阻。

1.5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为了详细了解不同碳源对于材料的不同影响,利用电化学阻抗谱法测试新制的纽扣电池,如图7所示。其中,在Z轴高频率轴上的截距对应表示欧姆电阻,是电解液阻值。在中间频率范围内的半圆表示电荷转移阻力。低频范围内的倾斜线表示沃伯格阻抗,它与LiFePO4中锂离子的扩散有关。图8为简化后的等效电路图,该图用于分析阻抗谱。恒定相位元件用于代表双层电容和钝化膜电容。

使用如下公式计算锂离子扩散系数:

D=R2T2/2A2n4F4c2sigma;2

其中,R是气体常数,T是绝对温度,A是阴极表面面积,n是每摩尔氧化过程中电子转移数,F是法拉第常数,c是锂离子浓度(7.69times;10-3mol·cm<s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s


资料编号:[152179],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原文和译文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原文和译文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