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外文翻译资料

 2022-03-11 22:45:39

英语原文共 27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第二十二章:女性主义关怀伦理

P341-346

布雷德·费瑟斯通及凯蒂·莫里斯

作为社会工作中“伦理转向”的特征的一部分,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在文学中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力(格雷,2010)。本章探讨了学术界的主要思想家的研究过程,追溯了卡罗尔·吉利根在心理学领域的开创性工作和第一波关怀理论家进入第二波包括道德理论、政治科学和社会政策。它探讨了关注焦点如何从确定的性别框架支持道德决策转化为关怀实践作为民主公民的一部分的前景化。因此,虽然这项工作源于女性主义,重视女性的生活和实践,但当代支持者明确探索性别化关怀的重要性,从对交集性的承诺开始运作,而且并不总是使用女权主义术语,而是写下关怀的道德或伦理。事实上,著名作家,如威廉(2001),呼吁一种“政治伦理关怀”来告知福利政策。本章随后探讨社会工作文献中的应用。尽管被公认为对道德和道德哲学作出贡献,并且特别适用于思考社会工作者的实践,但关怀道德也向服务使用者告知实证研究。

性别化道德框架

卡罗尔·吉利根的《不同声音的表达》发表于1982,彻底改变了道德理论、女权主义和主题理论的讨论,是20世纪8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书籍之一。这引起了学术界广泛而持续的讨论(赫克曼,1995)。吉利根发表了一系列面对一系列困境的女孩的决策过程的经验和解释性分析。她挑战了她的老师柯尔伯格有影响力的方法,一位专门从事道德发展的哈佛心理学家,其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女性一直处于道德发展的低级阶段,很少有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

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项分析中,吉利根在随后的研究中观察到了在男性和女性的道德框架中的性别差异。男性在正义的伦理中运作,而女性则在伦理关怀中运作。关怀伦理围绕着关系和责任,而正义伦理强调权利与统治。与伦理关怀相关的道德与具体情况相联系,而不是哲学抽象。此外,这种道德最好不是作为一套原则而是作为一种活动——关怀活动来表达的。不同的自我概念支撑了不同的框架。为了理解这些不同的自我概念,吉利根依赖于客体关系理论,在南希·乔多罗(1978)的早期着作,《母性的再生产》一书中,认为性别划分的照顾对男孩和女孩的发展有影响。在妇女贬值的社会中,母亲与子女的关系以不同的方式发展。母亲们经历了与女儿分离的过程,而女孩又保持了对母亲的早期和强烈的认同和依恋。此外,她们成长起来的边界意识较弱,对他人的同情心和敏感度更大。相比之下,男孩子们被强迫破坏他们对母亲的主要身份。如果他们要承担男性身份,他们必须压抑和否认早期的亲密、温柔和依赖。因此,他们没有用关系术语来定义自己,而是以独立性和自主性来定义自己。正如吉利根所指出的,把道德与自我联系起来,霍多罗夫的分析在这方面非常有影响力。重要的是,乔多罗在随后的工作中对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进行了更多的参与,事实上,正如下面所探讨的,对吉利根的分析支持的自我概念的一系列批评出现了;见费瑟斯通(2010)的概述。

吉利根被誉为新道德理论的先驱,她对道德哲学的精疲力竭的男性主义传统进行了最后的打击。然而,她的作品同时被谴责为方法论上的不合理,理论上的混乱,甚至反女权主义(赫克曼,1995)。她的研究成果一直备受争议,她强调性别作为关怀伦理的基础的重要性。特伦托注意到帕特里夏·希尔·柯林斯的关怀伦理是非裔美国人的特征,而不是一种性别现象,这引起了卡罗尔·斯塔克的研究发现,即非洲裔美国男性和女性没有性别差异。

总体批评者认为,吉利根可能位于一种无用的版本的“差异”女性主义中,这种版本促成了对女性的本质主义思考,对女性对男性的道德优越性的疑问假设,以及早期强调在性别和阶级之间建立更多社会公正定居点(西格尔,1987)。西格尔还指出了这一版本的女权主义,包括英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的阶级政治的失败与新右派思想的统治之间的联系。

然而,赫克曼(1995)认为,吉利根的作品既是20世纪后期知识分子思想中正在发生的巨变的一个迹象,也做出了主要贡献。现代主义认识论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已经从强调特殊性和具体性的观念出发,有了一次转变。其核心是对道德哲学和现代主义启蒙认识论的批判:人作为理性、抽象的自主知识构成者。吉利根将西方社会的道德规范确定为基于普遍主义的概念,如客观性和偏袒性,这些概念反映了部分男性世界观。虽然不是道德哲学家,但赫克曼认为吉利根对道德哲学做出了重大贡献。这可能证实了福柯的观察结论,即对既定学科的挑战通常来自外部或边缘。

威廉姆斯(2001)在下文探讨了将关怀伦理应用于社会政策的情况,将吉利根定位于第一次关于护理的女权主义研究浪潮中。她注意到,吉利根等人表示,第二次浪潮女权主义的重点转移,将关怀与压迫、剥削等同起来,强调其在一系列层次上的价值及其乐趣;参见费瑟斯通(1997)关于90年代关于母亲的辩论的讨论。

关怀伦理学的第二次发展体现在政治学家琼特朗托(1993)和塞尔斯文惠森(2000)的著作中。两人都试图解决吉利根关于关怀伦理与正义伦理之间关系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广泛的尝试中拓宽了重建伦理的适用范围。

作为道德和政治实践的关怀

对于特伦特(1993),她与吉利根和其他人不同的是,她坚持认为,除非把伦理关怀置于道德和政治环境中,否则不能理解关怀伦理。不应将关怀定义为为狭隘的心理问题或一种由更广泛的社会和政治关切所损害的实践。她将关怀(与贝莱尼斯·费舍尔一同)做如下定义:

在最普遍的层面上,我们建议将关怀视为一种物种活动,包括我们所做的一切来维持、延续和修复我们的“世界”,以便我们能够尽可能地生活在其中。这个世界包括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自我和我们的环境,所有这些我们都试图在复杂的生命维持网络中交织(特伦特,1993,第103页)

她反驳吉利根强调母性关系的范式,并没有将其视为个人主义或二元对立的行为。 此外,关怀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文化上定义的,并且会有所不同。这是持续的,既是一种实践,也是一种倾向。

关于关怀的明确性似乎是将对方的需求作为必须要做的事情的出发点。 特伦特认为,作为一个持续的过程,关怀包括四个分析独立但相互关联的阶段:关心、照顾、照料和照料接收。从这四个要素中产生了四种伦理关怀要素:注意力、责任、能力和反应能力。

因此,关怀作为一种实践需要的不仅仅是良好的意图。它既需要思想又需要行动,这是相互关联的,并指向一个目的。注重实践是重要的——关怀既不是原则,也不是情感。这表明着她的目的在于解决关怀中发现的权力不平等问题。例如,她认为在美国,关怀和照顾往往是强大的,通常留给最无能为力的人。在一种关怀伦理中运作似乎必须涉及上述四个要素:关心、照顾、照料和照顾接受。特伦托是正确的,当仅仅从性格角度看,并试图将活动和性格联系起来时强调倾向于感情化和浪漫的关怀,但重要的是要继续探索关于谁做什么,为谁做, 为什么,在哪里,何时等条件的关联性;参照威廉姆斯(2001)及随后的讨论。

作为一名政治学家,特伦特向学术界引入了重要的观点。她认为,真正需要的是一种强烈的权利观念。关怀与正义不应分开,关怀实践可以告知民主公民的实践:

通过给予和接受照顾的实践,我们变得善于关心,我建议我们不仅变得更加关心和道德的人,而且我们也会成为一个民主国家的更好的公民。

她主张重新划分三个界限,以便了解关怀如何为政治和社会实践提供信息:公共和私人生活,道德和政治之间的分离以及道德的具体和抽象的描述:

关怀不是女性的狭隘关怀,是一种次要的道德问题,或者是社会上最匮乏的实践。关怀是人类生活的中心问题。是时候我们开始改变我们的政治和社会制度来反映这个真理了(特伦特,1993,第180页)。

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特伦特(2010)将关怀与公共政策辩论以及不太正式的关怀实践联系起来,指出这些都是通过机构进行工作的(尽管她没有定义机构的含义,这是她的一个重要分析弱点)。 因此,她建议,一旦致力于改善护理的公共政策,就需要回答“我们如何判断哪些机构提供良好护理?”的问题。

斯文惠森(2000)遵循特伦特的领导,探索如何护理可以放在民主公民的概念。 她反对一些女性主义倾向将关怀置于母性范式之内,因为关怀存在于所有环境中。 关怀不应与司法相抵触,而应视为引起公民权重要方面的社会过程。 关心或被照顾的过程使人们意识到多样性,相互依存性和接受差异的必要性。这种意识为公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并且通过护理学习可能或者更有可能通过有偿工作实践来学习。格雷(2010)对上述文献中遗留下来的复杂而紧张的性质表示谨慎。她指出,它是否是一个伦理的理论以及如何给予和接受照护或更广泛的政治理论的规范缺乏明确性。霍尔威(2006)在与社会工作者相关的批评中,直接与特伦托合作,特别是表达对她分析的自我或主体性概念的关注。霍尔威认为,这种做法过于简单化,因为忽略了“行为者”背后的“契约”。个人是如何进行关怀的?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好好照顾?她认为很多文献认为,只要有适当的资源和支持,大多数人都能进行关怀实践。然而,人并不是天生就有关怀的能力,获得良好关怀的道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心理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关怀能力不能假定存在于个体之内必须发展和培育。早期的照顾经验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人是他们的过去的产物,这不能被遗留在一个自愿的自我写作项目中。她主张一种批判现实主义的儿童发展方式,反对一种相对论的方法来处理儿童发展的理论,就像社会建构主义者所做的故事或话语一样:

我的观点是,在生命早期开始的某些条件往往对后来的心理能力具有决定性作用,产生关怀(或敌对)的关系与他人的差异。这些能力可能始于家庭,但他们不一定就此结束。每个人的生活史都包含在他们的内心世界中,这个内在世界正积极地塑造人们面对当前的日常事件和关系的方式,包括关心家人和陌生人的挑战(霍尔威,2006 ,第3页,)。

被照顾的经验对于发展关怀能力至关重要。霍尔威(2006)从克莱因精神分析理论中汲取了对婴儿认识的重要性,从而能够认识到其他人是相似的但又是不同的,从而允许她称之为“现实认同”的可能性与另一个人的痛苦和痛苦。现实识别的条件在儿童早期建立,并预示着以后的能力。这样的识别可以避免在一个脆弱、痛苦和苦难的世界中产生与他人疏远或过度认同的问题。

霍尔威(2006)对社会理论中的“潮流”问题进行了探讨,在这一过程中,她发现了许多作家的伦理观念,将主体性还原为一个被社会产品所填充的空范畴。她建议,就如特伦托经常暗示,如果通过重新划定现有道德界限来消除关怀伦理的政治障碍,那么人们自然会关怀。 她建议斯文惠森提出这一点时,是认为关怀的实践可以导致关怀的产生,但不清楚是否、何时以及如何发生这样的过程。

尽管她强调早期关怀的重要性以及对后期发展的影响,但霍尔威(2006)并未参与任何可能指定任何经验可验证的意义上的忽略的文献,或者解决可能导致早期损害的问题,如果是这样,如何解决。他的行为可能与她对克莱因精神分析思想的欠缺有关,它更多地关注无意识过程和“幻想”在调解行为中的作用。尽管她确实强调了“真正的”父母做和不做的重要性,但她没有具体地定位这些母亲和父亲,并且关注无意识因素似乎排除了与已经使用过的复原力等概念的联系。然而,考虑到社会工作当代辩论的后续部分的讨论,她强调对“被认可”的重要性是有意义的(休斯顿及多兰,2008;韦布。2010)。

在关怀文学伦理中的一个关键发展是使它从事社会政策中更多的应用关注,而这正是威廉姆斯(2001)的工作。从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当代政治和经济的优先次序是基于对所有人在一系列复杂和互锁的差异中生存和发展的深刻误解。

关怀、权利和多样性

威廉姆斯(2001)认为,作为实践的关怀涉及不同的经历、意义、背景和多个权力关系(不仅仅是两性之间的关系)。她呼吁一种“政治伦理”的关怀,以应对阶级、性别、残疾、种族和移民所带来的挑战和差异。她将自己的分析置于特定的政治时刻,当时新工党政府(1997-2010)意图促进带薪工作成为社会包容,凝聚力和公民意识的途径。她还将自己的呼唤定位于一个理论上复杂而实质性的女权主义社会政策研究中,在该研究中,关怀已成为福利制度比较研究中的中心分析概念。正如上面所强调的,威廉姆斯定位在第二波学术浪潮中。她提出,像吉利根这样的作家很重要,但他们有局限性。他们几乎完全是以性别为中心的,倾向于一个未分化的女性范畴,在本质上围绕着性别差异而被本质主义所支撑。也有一个假设,即关怀场所是异性恋家庭,“专注于关怀者和关怀,无论是工作还是伦理都忽略了关怀作为一组涉及权力与照顾者和被照顾者的关系”(威廉姆斯,2001,第476页)。

下面总结了威廉姆斯(2001)关于政治伦理所涉及关怀的关键问题的看法。起点是认识到关怀自己和他人是本身有意义的活动,涉及到每个人 -,包括老年人和年轻人,健全人和残疾人。 没有人只是一个关心的给予者或只是一个接受者。 关怀是一项约束每个人的活动。在给予和接受关怀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在相互尊重和物质支持的适当条件下,学会承担责任、信任、容忍人类的局限和弱点以及接受多样性的公民责任。关怀是公民的一部分。相互依赖是人类互动的基础,自主和独立是关于自我决定而非自给自足的能力。脆弱性是人类的自身条件,脆弱性的体验在时间上是不同的。道德价值归因于关怀关系的关键维度,如尊严和人际交往的质量,无论是基于血缘、亲缘关系、性亲密关系、友谊、合议、契约或服务。此外,社会关怀过程中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得到尊重和认可。关怀和被关怀的不平等暴露于通过询问谁受益和谁失去现有的政策。不平等可能通过不同的关系构成,特别是性别,但也包括残疾,阶级,职业地位、年龄、种族、国籍、宗教、性和婚姻状况。关怀需要时间、财政和实际支持,而质量、可负担性、可及性、灵活性、选择和控制是基于包容性公民的服务的关键,所有参与关怀过程的人都有发言权。关怀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公众和政治关注的问题,其社会动态在地方、国家和跨国层面上运作:

在妇女越来越多地参与有偿工作的条件下,关怀服务的再私有化加剧了国家和国际形式的性别剥削,特别是通

全文共6484字,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16587],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原文和译文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原文和译文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