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社交媒体的应用:微信应用于中国大学图书馆外文翻译资料

 2022-08-12 02:08

Applications of Mobile Social MediaWeChatAmong Academic Libraries in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ocial media platform WeChat. It explores the use of this emerging mobile app using the of?cialWeChat accounts of the top 39 academic libraries in China. The ?ndings indicate that approximately one third of the libraries use WeChat as a marketing tool to promote collections and services for users. Most of the 39 libraries, however, are still using the most basic functions. Advanced functions urgently need to be adopted. The main uses of WeChat are general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SNSs) and automatic answering and interaction features, which include seeking and sharing information, user self-service, and keyword-identi?ed reference auto-responders. The study uses six aspects of quality to evaluate the interaction and content delivered by WeChat. These include the volume of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content quality, concordance rate, frequency, self-service, and basic features. The experience of Chinese university libraries is used to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for other libraries. ? 2014 Elsevier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1.INTRODUCTION

The advancement of mobile network speed and wireless network coverage has increased the popularity of smartphones, tablets, and other mobile intelligent terminals among Chinese academic library users. The dominant application (App) in China is the mobile social medium WeChat (or Weixin in Chinese— for more details see http://www.wechat.com/en/). In China, the App boasts 271.9 million active monthly users, an increase of 15.3% QoQ or 124.3% YoY (Tencent, 2013). Launched in January 2011 by Tencent ?— whose products include of?cialWeChat accounts, PC desktop instant messaging client-QQ, Q-zone, Twitter-like microblogging platform Weibo, and mail services—WeChat offers a free instant messaging application service for smartphones and enables voice, text, pictures, videos, and location information exchange via mobile phone. It is also a platform to transmit real-time voice intercom, video calls, group chat, and post pictures on the WeChat activity timeline (Moments), which, like Facebook, allows users to share photos and updates with their contacts, publish status updates with illustrations, or other content such as comments and retweets or forwarding. Since its launch, WeChat has rapidly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everyday life (Skuse, A. for CNN, 2014). This study examines WeChatof?cial accounts, a new functional module for WeChat. Libraries, universities, governments, and companies can freely apply to establish of?cialWeChat accounts. Previous studies primarily focu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Web2.0 technologies and social media websites in librari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emerging social media tools, speci?callyWeChat,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the top 39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China and identi?es the functions applied in these libraries, their interaction with users on WeChat, content classi?cation, self-service features, and quality appraisal when using the App.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prospect of applying WeChat in libraries, and promotes its use in library services to facilitate the use of library resources. This study identi?es how WeChat is applied in the top 39 Chinese academic libraries, to examine the level of application, to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pplication, and to provide practical advice and detailed examples. The authors consider this process important in the ?nal formulation of guidelines for libraries and librarians in building and managing a WeChat presence.

To achieve these objectives, the study answer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 Which libraries have applied for an of?cialWeChat account? ? How do academic libraries apply WeChat, and what potential issues have emerged from the practice? ? Is the quality of WeChats application in libraries of a suf?cient standard? BACKGROUND WeChat, the popular instant-messaging App created by Chinas largest Internet Company, Tencent, provides a new way to connect with friends across platforms. Its features include chatting with friends in live chat sessions, group chat, video calls, voice chat, Moments (a timeline where users can “like” or “comment”), look around, and games (WeChat, 2013). Users can receive different services and information by following of?cialWeChat accounts for reading, replying, storage, sharing, and re-tweeting. WeChatof?cial accounts are categorized as service accounts that send a text message or illustrated information monthly and subscription accounts that can push a group or single information with illustrations daily. General information on WeChatof?cial accounts includes WeChatof?cial account names, WeChat ID, logo, introduction, veri?ed accounts, view history, receive messages, message, and an “unfollow” button. Some of these elements are important in attracting users attention, and are highlighted when libraries or other users apply for of?cialWeChat accounts. “Introduction” brie?y describes functions to users so that they can understand the Apps general features and services before following the account. “Veri?ed Accounts” are those authenticated by Tencent. To apply for certi?cation, an account must have at least 500 followers. After subscribing, the user can access all push information in “view history”— from the ?rst message published, not just from when the user started following the account. The “receive messages” button enables users to block messages they do not want to receive. This function no longer sends reminders, but can be located in “view history.” All records, including reference information, one-to-many information, and all system auto-response messages can be retrieved. WeChat is an ef?cient tool in libraries. Generally, libraries publish notices on their websites regarding established services to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附录A 译文

移动社交媒体的应用:微信应用于中国大学图书馆

摘 要

本文介绍了社交媒体平台微信的应用,它探讨了微信公众平台这个新兴的移动应用程序在中国排名前39的大学图书馆的应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大约三分之一的图书馆使用微信作为营销工具来提升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和读者服务水平。但是39所图书馆中的绝大多数仍然在使用最基本的功能,因此迫切需要采用高级功能。微信的主要用途是一般的社交网络服务、自动回复以及交互功能。其中包括查找和共享信息、用户自助服务以及关键词自动回复。本研究从六个方面来评估微信所提供的交互和内容。其中包括推送信息的数量、信息内容的质量、重复率、推送频率、自助服务和基本特点。中国大学图书馆的应用经验为其它图书馆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微信,社交媒体,手机应用,大学图书馆,中国

  1. 引言

移动网络速度的提高和无线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大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在大学图书馆用户中越来越受欢迎。微信(或者是中国的微信,详情见http://www.wechat.com/cn),是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应用程序(APP),这款软件每月的活跃用户达27190万,每季度以15.3%的速度增长或以124.3%年增长率增长(腾讯,2013)。自2011年1月推出以来,其产品包括官方微信公众号、个人电脑桌面即时消息,QQ、QQ空间、新浪微博平台,以及邮件服务。微信为智能手机提供免费即时消息应用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语音、测试、图片、视频和地理位置信息交换。它可以实时进行语音对讲、视频通话、群组聊天。它也是一个在微信活动时间线上发布(如Facebook)照片的平台,让用户分享照片和更新他们的联系人,通过图片的形式发布状态。也可以进行其它内容的操作,例如评论和转发。自推出以来,微信已迅速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CNN,2014年)。

本研究调查了微信公众号,即微信的一个新增功能模块。图书馆、大学、政府和公司都可以免费申请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Web2.0技术和社交媒体网站在图书馆的应用。本研究探讨新兴社交媒体工具,特别是微信关于识别、与用户的交互力度、内容分类、自助服务功能和质量评价在中国排名前39大学图书馆的应用情况。本研究提出了微信在图书馆的应用前景,并期望促进其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从而提升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

  1. 研究目标和问题

本研究指出了微信如何应用于39所中国的大学图书馆,通过分析考察应用水平,描述应用的特点,提出实用的建议和详细的举例说明。笔者认为这一过程对图书馆和图书馆馆员在建立和管理微信的指导方针的最终制定中非常重要。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该研究回答了以下问题:

哪些图书馆申请了微信公众号?

大学图书馆如何运用微信,从实践运用中发现了什么潜在问题?

微信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特性有充足的标准吗?

  1. 背景

微信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腾讯(Tencent)创建的即时通讯应用程序,它为与朋友建立联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它的功能包括与朋友聊天、群组聊天、视频通话、语音聊天、点赞或评论,以及游戏(微信,2013)。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来接收不同的服务和信息,用于阅读、回复、存储、分享和转发。微信公众号被归类为服务号,每月发送一条文本消息或图文消息;订阅号,可以每天发送一组或一条图文消息。微信公众号的总体信息包括微信公众号的名称、微信号、标识、介绍、认证情况、历史消息、接收消息和“unfollow”按钮。其中一些因素在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方面很重要,当图书馆或其他用户申请微信公众号时,这些元素会被突出显示。“简介”简要地向用户描述功能,这样他们就能了解应用程序的一般功能和服务。“认证账号”是由腾讯认证的。账号必须至少有500名关注者才能申请认证。订阅之后,用户可以通过 “查看历史消息”获取所有的推送信息—从发布的第一条消息,而不是从用户关注账号开始。“接收消息”按钮使用户能够屏蔽他们不想接收的消息。这个功能能够实现不再发送提醒消息,但还是位于“查看历史消息”记录中。所有的记录,包括参考信息、一对多的信息和所有系统的自动回复信息都可以被检索。

微信对图书馆是一个实用有效的工具。一般来说,图书馆会在它们的网站上发布有关已建微信服务的通知,告知用户该账号的功能、服务、提示关注方法(扫描二维码,用账号名称或ID进行搜索)。欢迎信息、联系方式(如:电话号码)同样可以促进用户更好地使用微信。当你关注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后,用户会接收到一条自定义的信息和相应的第一条推送信息—“欢迎信息”或“自动问候”。第一条一对多的消息还包括关于平台功能介绍的信息,如问候、功能、联系方式和导航服务。在这里,“导航服务”描述了自助查询信息和自助服务功能,以及用于获取信息的关键字、字母或数字,如图1所示。

图1微信公众号的简介

  1. 文献综述

移动社交媒体使用户能够维护和促进与社交网络成员的社会联系。此外,它们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实时通讯,通过便携式移动设备,方便地进行文字交流、视频通话和语音聊天。社交媒体也很容易直接获取,因为用户总是随身携带移动设备。从本质上讲,移动社交媒体服务为社交网络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换提供了“随时”的环境。这一概念借鉴了费雪(2010年)对移动社交网络的定义。近几十年来,科技的发展引领了一场全球性的社会媒体革命,促进许多社会网络服务的进步。微信是一种即时消息和社交网络服务平台,它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即移动社交媒体)进行交互式交换。

如今,社会媒体在图书馆广泛使用(Jahan amp; Ahmed,2012;Kim amp; Abbas,2010;Linh,2008;Si,Shi,amp; Chen,2011)。研究表明,一些大学图书馆通过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工具来发展数字资源和服务(Harinarayana amp; Raju,2010;Liu,2008)。大量的研究表明社交媒体在参考服务和促进图书馆资源利用和服务提升方面大有益处,同时也让图书馆员以积极的心态看待新技术。据报道,社交媒体也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提供了最新的资源和活动信息。一些研究人员注意到使用社交媒体工具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障碍(Arif amp; Mahmood,2012;褚 amp; 杜,2013),而其他的研究则调查了社交媒体网站在图书馆的应用情况(Ayu amp; Abrizah,2011年;Chua amp; Goh,2010年;Mansor amp; Idris,2010年)。

Bhatti和Amjad(2013年)确定了在巴哈瓦尔布尔伊斯兰大学(Islamia University of Bahawalpur)的图书馆和信息研究所的学生中使用社交媒体网站的频率和目的—推特、维基、博客、Flicker、我的空间、标签、即时通讯、领英、美味书签和stumbleupon。休斯(2013)预测社会媒体工具在学术界的发展。Tay、Glass和Chew(2013年)实现了四方网的使用,这是一个基于位置服务(LBS)的应用,可以吸引用户并促进图书馆活动的开展 (Tay et al,2013年)。博伊西州立大学和俄勒冈州立大学的图书馆员用SCVNGR为图书馆的定位服务制定了艰苦、长期的挑战。他们认为为了实现此用途,清道夫比四方网提供了更好的环境(Vecchione amp; Mellinger,2011)。

大量的研究报道了中国的社交媒体。阿伯特、多纳格和麦克唐纳(2013年)认为,大约有一半的中国学生使用人人网(相当于脸书)和脸书来查找信息。语言障碍意味着中国学生是唯一在使用人人网和QQ空间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的国际团体。因此,我认为,对于有大量来自中国学生的机构来说,应将人人网和QQ空间作为他们的接触点来监控。同样,褚和杜(2013)为使用社交网络工具的图书馆的受访者设计了调查问卷。他们指出,参与者有兴趣使用人人网来促进图书馆资源的使用、提升服务、收集反馈信息和与学生交流。中国许多的编著者适当调查了本土化社交媒体网站—人人网、新浪微博或腾讯微博。这些研究概述了促进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性,并解决了潜在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据我们所知,这些社交媒体提供网站和桌面应用服务。此外,他们还开发了与大多数操作系统兼容的移动应用程序。

目前有很多与社交媒体网站有关的参考文献。然而,虽然移动社交媒体应用常被用于移动智能终端,但在学术期刊上的报道却很少。这一研究差距促使我们去研究微信在中国大学图书馆中的应用。

笔者检索了三个主要的中文数据库,即知网(CNKI),最重要的中国科学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以及施普林格全文数据库。通过检索字段共搜索到28篇文章(2013年11月1日进行,2014年4月有更新),主要是关于应用的探究,介绍,和实施策略。

事实上,这些文章对于更好地理解微信在图书馆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这里提供的建议是非常重要的。

5. 方法

5.1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内容分析法来分析文本、文档、网页和一对多的消息内容。数据分析分为三个阶段。首先,确定网站内容和超链接。第二,通过目标和特性对一对多的消息内容进行分类,进一步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分析的第三步采用了在“质量评估”中开发的质量评估框架的内容。

5.2研究样本

中国有2138所普通高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年),这使得很难全面分析每一所大学图书馆。在中国,使用微信这一媒体工具时,地方图书馆面临着挑战,即缺乏技术技能(图书馆员不愿意接受新的技术);不能充分认识新技术所带来的益处;支持政策、策略和计划不足;财政资源不足(Aharony,2012;Baro,Ebiagbe和戈弗雷,2013)。高校图书馆则可能面临人力资源或财政方面的限制,这可能会阻碍它们在图书馆服务中使用微信技术。然而,最近一些地方高校图书馆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2013年,2014年)。

有39所高校是中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建设“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是中国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战略发展项目。这些大学受到中央政府的大量投资,成为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因此,它们代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韩和柳,2010年)。

本研究的样本包括39所大学图书馆。它们的图书馆员展示了高水平的信息素养和实现新技术的能力。这项研究的结果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模型,为其它图书馆提供严谨的建议或最佳实践经验。

5.3数据收集

为确保微信公众号的使用和所获数据的准确性,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1: 手动查看39所图书馆的网页,包括主页,子页面(例如:,新闻,用户服务)搜索微信标识、二维码。笔者发现微信应用程序的链接来自主页或子页面。如果没有找到相关信息,笔者就会进行下一步操作。

步骤2:在网站上搜索含有“微信”的词语或短语。当图书馆网站没有“搜索”功能时,可以利用“谷歌搜索”来搜索图书馆的网站。例如微信网站:www.lib.nankai.edu.cn。通过这种方法,找到了吉林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

步骤3:通过使用关键字“图书馆”进行搜索,因为一些账号使用了名称的缩写形式。通过这种操作方法,查找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南大学图书馆。

步骤4:通过虚拟参考、电子邮件或即时通讯(如果被确认为已申请微信公众号,就不再询问)向图书馆员咨询。

数据收集包含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13年11月18日到2013年11月20日,期间通过上面描述的过程收集了整个概要文件。第二阶段是同时遵循所有已建平台,并于2013年11月21日开始执行。在从所有图书馆的微信平台上收集了一个月的数据后,调查于2013年12月20日结束。同时,笔者与平台进行互动以体验所有服务的特性,然后提取出来进行编码。

6. 调查结果

6.1整个应用程序的状态

调查发现,11所图书馆已经申请微信公众号,大约三分之一的高校图书馆(11/39)利用微信来促进图书馆的资源的使用和服务的提升。提供自助服务,如书目检索、检查欠费情况、图书续借、查看历史消息、询问近期讲座或剩余的座位。10所图书馆为订阅号,其中一所为服务号(上海交通大学)。表1给出了数据并总结了11所大学图书馆的调查结果和主要特征。

为了便于陈述,所有主要特征的类别都被从表1中提取出来,并在表1中进行编码,如“关于项目报告的”或“没有报告的项目”。

在本研究收集数据的14个关键要素(表1)中,建立了一个模板代码表。特征被分为两大类,即基本功能和高级功能。表1允许使用微信公众号对大学图书馆的概况进行全面了解。下面提供了更多的细节。

表1:总结的特点

7. 大学图书馆中微信的应用

7.1基本特性和功能

大多数图书馆网站(64%,7 / 11)的微信标识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或一个漂浮的对话框中明显显示。其余的四所图书馆没有将图标放置在主页上。六所图书馆在网页上发布了开通微信公众号的通知。五所图书馆在其主页上显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485908],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原文和译文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原文和译文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