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与重构:生态美学视野下的当代公共艺术外文翻译资料

 2022-01-05 21:22:15

英语原文共 6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Contemporary Public Art Under the Vision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解构与重构:生态美学视野下的当代公共艺术

李晓光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通讯作者。

摘要:

当代公共艺术设计的生态理念在城市生态规划设计、协调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应有的功能价值。系统的生态美学理论是支持在自然环境中推动公共艺术建设,提升公众艺术参与意识的需要。生态美学在公共艺术创作和自然环境批评中的应用,既有理论基础,又有深刻的社会学意义,能够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有效地提高自然环境中公共艺术的创作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公共艺术;生态美学

从目前快速发展的趋势来看,公共艺术所承载的城市责任和价值形态都已经超越了传统美学的范畴。传统意义上的公共艺术研究基本上是围绕' 艺术性'和'公共性'两个维度展开的,强调艺术形式和社会学。20 世纪后期的城市化进程及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生态思维有效地改变了公共艺术的维度,公共艺术研究开始向生态美学(又称环境美学)领域延伸,由此衍生出'生态设计'的理念。

当代公共艺术创作在很大程度上解构了传统艺术所承载的宏大叙事功能,始终坚持公共性和开放性作为其本质属性的精神核心。它在形式上具有多媒体、多信息、多视角的特点,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善。在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中推进公共艺术的生态化建设,提升城市的文化形象,显然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一种设计理念,也是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这种强调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行为已成为当今发达国家的共识和实践。

生态公共艺术是指公共艺术必须具有广阔而自觉的生态视野和思维,而不是生态主题的表现或以生态材料进行创作的公共艺术,因而是一种在后现代语境中具有环境意识和生态审美价值的生态审美观念。当代公共艺术在城市责任和价值形态上已经超越了纯粹艺术和纯粹美学的范畴,在城市生态规划设计、协调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功能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公共艺术的根本问题在于如何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1. 生成当代公共艺术的生态美学

人类社会的运行需要生态系统的均衡发展来保障, 人本身只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随着哲学和 生态学的发展,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 探讨。我们发现,早在古代,中国道家就阐发了

'天地与我共生,我与宇宙万物同在'的重要哲学思想(庄子)而这种道家思想包含着潜在的生态意识:人、生物和环境是平等的,是一个整体。这两点符合现代生态学的两个核心原则:生态中心原则和生态平衡原则。此外,近代西方生态学的发展和环境保护运动为生态美学的提出和发展提供了理论背景。

生态学是关于种间关系、群落演替和生态系统的研究,揭示了自然界的完整性、多样性和物种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种观念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而变化。19 世纪中叶以后,西方生物学家将生态学定义为'一个生物有机体与外部世界、一般生存条件之间的关系的科学'(Haeckel,2000, 第 3 页)。美国生态学家尤金·普莱森特·奥达姆(1913-2002)认为生物学和环境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把生态学定义为'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Odum,1953)。1935 年,英国生态学家亚瑟·乔治·坦斯利爵士(1871-1955)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整个系统,不仅包括有机体复合体,而且还包括形成我们所说的环境的所有物理因素的复合体'(Tansley, 1947,130-137 页)。在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中,生物体与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呈现一个平衡的动态过程,整个系统就是通过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来维持的。因此,现代社会的环境问题实质上是由于生态系统各相关因素失衡,破坏了整体的相关性、统一性和多样性。

20 世纪后期,工业文明给现代社会带来了巨 大的生态危机。生态问题表现出现代工具理性技

术的消极面,以及现代工具理性的反自然特征技术与生态系统的自然性相矛盾,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1972 年,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了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并签署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这是一份关于世界首次维护和改善环境的方案文件,会议决定每年 6 月 5 日为'世界环境日'。1982 年,《内罗毕宣言》指出了环境管理和评估的必要性以及保证环境发展与人口资源之间的多样化关系的重要性:'只有在本区域采取综合统一的办法,才能使社会经济实现无害环境和可持续的发展'(1982 年)。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提交联合国的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设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的发展'(1987 年)。1992 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得到了参加会议的国家的普遍赞同。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正式确立了可持续发展观(1992)。环境保护运动不仅影响生物学,而且影响全球。环境保护运动对经济学、哲学和日常生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文学批评等相关理论纷纷衍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已远远超出学术界的范畴,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主题。在这种背景下,生态问题逐渐成为美学研究的热点。生态学与美学的有机结合实际上是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审美问题,将生态学的重要观点吸收到美学中,从审美的角度考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化解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对立所引发的现代化危机。

生态美学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有两个理论基础。首先,生态美学建立在对人的高度理性和人本主 义的现代反思基础上,倡导生态平衡与和谐发展。公共艺术植根于自然环境中而产生的生态思维, 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在一定程度 上暗含着后现代的反思。因此,当代生态公共艺术意识与生态美学具有根本的同质性,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互补性。第二,生态公共艺术的人文行为与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并不矛盾。生态美学的研究广义上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以自然生态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核心,涵盖了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学的研究。从这一点来看,生态美学原理也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学意义。

生态美学在不断完善和深化自身理论体系的同 时,积极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角度探索如何实 践。面对自然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创作,生态美学 可以与艺术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为这一领域的 创作和批评活动提供宏观和微观层面的理论支持。生态美学应用于自然环境公共艺术的创作与批判, 既有现实需要,又有理论依据。

  1. 当代公共艺术哲学

公共艺术的'生态设计'作为一种流行的设计理念, 注重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中充 分考虑环境因素,尽可能地考虑如何减少自然资 源的使用,减轻环境负担或环境污染。它涉及到 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合理的自然资源的开采和生 态恢复。生态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层面的考虑, 更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转换,要求设计放弃外观的 新颖性,真正注重功能、材料、工艺、环境友好 性的创新,从而创造出具有更负责任的生态意识 的新型公共艺术形式。总之,公共艺术的生态设 计就是在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同时,保证可持续 发展的环境目标。

公共艺术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也是指公共艺术作品与受众之间的协调。公共艺术是一种置于公共空间或自然环境中的艺术作品,人们在其中可以进行信息、视觉、触觉、听觉等活动与生态系统要素的能量交换相一致,这就要求设计者树立生态环保的理念。公共艺术应从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入手,从根本上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确保材料、风格和形式都符合生态审美标准,通过科学技术开发新材料,限制能源和材料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这样,公共艺术在实现审美价值的同时,可以实现生态维护,从而真正美化环境,回归自然,促进艺术、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生态环境及其维护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公共艺术在利用、培育和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审美意识方面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和历史责任。在欧美发达国家,现代生态意识的培育和传播正通过包括艺术手段在内的社会途径实现。一方面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实施环境保护和节能,另一方面从自然经济时代产生的生态伦理中汲取营养,克服人们对自然的独立自主和优越观念,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进行理论反思,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公共艺术设计美学的社会学意义

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生态平衡,是当代公共艺术积极强调的社会功能和审美价值取向。公共艺术应积极融入生态美学的创作理念,消除现代社会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传统美学领域,艺术作品是最重要的审美对象,随着生态美学的兴起,自然环境逐渐成为审美对象。自然景观本身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和多样的审美品质,积极美学坚持所有自然对象在本质上都具有全面的、积极的审美价值。设计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这就要求公共艺术生态设计的最终原则在于反对简单化,尊重自然的多样性,使公共艺术景观与自然环境统一协调,体现生态内涵,形成与自然景观相适应的文化生态品格。

公共空间的诞生和存在,不是从物理空间的范 围划定的,而是因为人们的生活需要和行为。从 某种意义上说,公共空间的点建设,是为了适应 社会的具体需要和促进交流。法国艺术评论家凯 瑟琳·格劳特(CatherineGrout)在她的《我们的艺术》(Pourdei#39;artdansnotrequotidian)一书中提出了'植入'概念,反对当代景观和公共艺术实践原则,即' 接受'、'交流'、'嵌入'、'和谐'、'多元'、'过程'六个主要方面的功能和文化意义的价值(Grout, 2005)。艺术对空间的介入不是简单或粗略的移植和表面的模仿,而是生长起来,植根于特定区域、地点和语境的原生态系统,与当地的自然和社会历史以及整个生态系统形成对应关系,以自然而奇妙的方式与之融合,而不是突兀而孤立的自我展示。公共艺术景观对自然空间的介入,必须研究周围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自然空间产生的所有相关因素,注意这些因素的复杂性和相互关系,以及它们自身固有的审美价值。深入研究土壤、岩石、水体、植被、阳光等生态环境的外部空间因素,整合和利用一切资源,结束人与环境的隔阂,使公众真正融入艺术作品和整个景观系统。同时,公共艺术作品强调自身的整体性、开放性和约束性,在形式感和色彩感上呈现出自然自发的风格,追求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在风格和语言上保持含蓄与克制,在平和与和谐 中引入愉悦的审美体验。

为体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诚意,公共艺术的材料应从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自然降解和分散的自然材料中选择,并采用对自然损害最小的方法加以应用,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变化、影响和损害。许多公共艺术作品和城市景观利用废弃的土地和工业废弃地,服务于新的功能,显著节约资源和减少能源消耗。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公共艺术运用生态更新与再生的方法,依靠意境、布局与组合,将城市废墟转化为公共景观,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在高度工业化和经济掠夺性的资源开发之后,现代城市建设与自然生态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学、自然伦理学、文化人类学学等学科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1. 协调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后现代主义的生态意识超越了技术主导的工业社会。马丁·海德格尔从艺术与生存关系的角度探讨了美学问题,并从家园意识、生态文学、环境视野和生态美育等方面构建了新的美学模式。所谓'诗人居住',实际上是指通过生活艺术化和诗意化的生存,以抵御科技带来的人格消亡和精神异化。

后现代主义艺术分解了传统艺术的审美形式, 拉近了艺术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生态美学作 为一种本体论,打破了形式美的种种限制,生命 的艺术化成为审美观念普遍存在的审美追求之一。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文化转型使艺术的功能发生了变化。解构宏大的叙事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艺术作品走出工作室和展厅,逐渐融入大众的现实生活。现代主义艺术中个人主义和精英主义的话语风格被日益多样化和平民化的话语风格所取代,艺术也从过去的经典表现手段转向寻求更有效的互动。人们反思艺术与生活的关系,重新强调艺术对社会生活的介入,强调艺术对现实的关怀。

后现代思潮对艺术的影响也延伸到当代公共艺术领域,当代公共艺术的平民化倾向和生活审美化倾向就是从这两个对应的基点出发,共同构筑起艺术与生活的桥梁。

公共艺术的后现代性意味着艺术与生活的距离进一步缩短,公共艺术融合了生态美学思想公开性和开放性特征的基础。公共艺术作为艺术作品与公共生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不仅摆脱了传统艺术的神性意识,而且创造了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生存环境,引导人们走近艺术,甚至参与艺术的创作过程,赋予人们平等的欣赏、判断和交流的权利,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念和行为方式,使具体的人文内涵融入生存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文关怀。

当代公共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从纯艺术领域走向为公众的日常生活服务的。因此,这也是当代公共艺术规范艺术与生活的必然方向和价值维度。总之,公共艺术通过适应公众、整合社会生态环境所创造的空间属性和话语内涵,利用多元文化的融合,寻求审美鉴赏与生态维护的统一。这种原则内涵的产生,是由于公共艺术始终与社会生活保持着一种互动的距离,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了生态的综合平衡。

3.3 城市形象与生态文化景观塑造

公共艺术将城市生活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联系起来, 为人们提供视觉和心理上的审美愉悦,从而缓解城市化对人类生存造成的个性压抑和情感厌恶。公共艺术作为当今城市发展中日益重要的一种形式,借助生态主义的要求构建现代城市的文化景观,成为城市形象的象征和表现。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精神和文化价值的象征以及城市形象的表现,已被广泛接受。美国城市学家凯文·

全文共8479字,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168]

原文和译文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原文和译文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