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综合精神卫生服务: 挑战和未来计划外文翻译资料

 2022-08-09 10:08

Integrate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in China: challenges an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Di Liang1, Vickie M Mays2,* and Wei-Chin Hwang3

1

Department of Health Policy and Management in the UCLA Fieldin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650 Charles Young Dr. S., 31-269 CHS Box 951772, Los Angeles, CA 90095-1772, USA, 2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Department of Health Policy and Management in the UCLA Fieldin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UCLA BRITE Center for Science, Research and Policy, 1285 Franz Hall, Box 951563, Los Angeles, CA 90095-1563, USA and 3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 850 Columbia Ave, Claremont, CA 91711, USA

*Corresponding author.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Department of Health Policy and Management in the UCLA Fieldin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UCLA BRITE Center for Science, Research and Policy, 1285 Franz Hall, Box 951563, Los

Angeles, CA 90095-1563, USA. E-mail: mays@ucla.edu

Accepted on 11 September 2017

Abstract

Eager to build an integrated community-based mental health system, in 2004 China started the lsquo;686 Programmersquo;, whose purpose was to integrate hospital and community services for patients with serious mental illness. In 2015, the National Mental Health Working Plan (2015–2020) proposed an ambitious strategy for implementing this project. The goal of this review is to assess potential opportunities for and barriers to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a community-based mental health system that integrates hospital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ervices into the general healthcare system. We examine 7066 sources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the academic peerreviewed literature, the grey literature on mental health policies, and documents from government and policymaking agencies. Although China has proposed a number of innovative programmes to address its mental health burden, several of these proposals have yet to be fully activated, particularly those that focus on integrated care. Integrating mental health services into Chinarsquo;s general healthcare system holds great promise for increased access to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in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s well as decreased stigma and mor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comorbiditie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challenges to integrating mental health services into Chinarsquo;s general healthcare system, especially in the primary care sphere, including: accurately estimating mental health needs, integrating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care, increasing workforce development and training, resolving interprofessional issues, financing and funding, developing an affordable and sustainable mental health system, and delivering care to specific subpopulations to meet the needs of Chinarsquo;s diverse populace. As Chinarsquo;s political commitment to expanding its mental health system is rapidly evolving, we offer suggestions for future directions in addressing Chinarsquo;s mental health needs.

Keywords: Integrated care, mental health services, China

Key Message

bull; China has made remarkable progress in recent mental health reform and is now moving towards building an integrated and community-based mental health system. We highlight major challenges (assessing the needs, restructuring the system, human resources, financing, and other China-specific issues) for achieving this policy goal.

VC The Author 2017.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and Tropical Medicine.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permissions, please e-mail: journals.permissions@oup.com 107

Introduction

Although mental disorders are significant contributors to global health problems, most people affected in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do not have access to treatment (Whiteford et al. 201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2013). Even in some high- to moderately high-income countries such as China and the USA, mental health disorders and their treatment remain significant burdens. To close the gap in access to mental health services worldwide, WHO, in its Comprehensive Mental Health Action Plan 2013–2020 (WHO 2013), highlighted an objective for all countries to achieve by 2020: lsquo;to provide comprehensive, integrated and responsive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care services in community-based settingsrsquo;.

Several global initiatives reaffirm that integrating primary care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is one of the most viable options for improving healthcare (WHO and World Organization of Family Doctors 2008). Because most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seek psychiatric help from primary care facilities (and conceptualize and manifest their illness both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integrating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can be an effective method to coordinate care, increase referrals, decrease stigma and improve mental health treatment outcomes (deGruy 1996; Collions et al. 2010). For instance, the USA is currently making advances in improved patient-centered care by integrating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services in the primary care setting (Barry and Huskamp 2011; Bao et al. 2013; Smith et al. 2013; Domino et al. 2015). Integrated care programmes in the USA contain several elements: screening, patient education, patient self-management, psychotherapy, mental health specialist availability, clinical and adherence monitoring and standardized follow-up care (Butler et al. 2008; Scharf et al. 2013; Manderscheid and Kathol 2014).

A systematic review of 57 trials treating a variety of psychiatric illnesses found that integrated chronic care models can improve mental and physical outcomes for individuals with mental disorders across a wide variety of care settings without increasing cost (Woltmann et al. 2012). The review also showed that integrating services can lead to improved access to and quality of care,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efforts, coordination and communication,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中国的综合精神卫生服务:

挑战和未来计划

狄亮,薇琪·梅·梅斯,和黄维钦

摘 要

为了建立一个基于社区的综合精神卫生系统,中国于2004年启动了“ 686计划”,其目的是将重症精神病患者的医院和社区服务整合在一起。2015年,《国家精神卫生工作计划(2015-2020年)》提出了实施该项目的雄心勃勃的战略。这次审查的目的是评估成功实施将医院和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整合到一般医疗体系中的基于社区的精神卫生系统的潜在机会和障碍。我们研究了7066种中英文资源:经过同行评审的学术文献,有关精神卫生政策的灰色文献以及政府和决策机构的文件。尽管中国提出了许多创新计划来解决其心理健康负担,但其中一些建议尚未完全启动,特别是那些关注综合护理的建议。将精神卫生服务纳入中国的一般卫生保健系统,有望为增加精神卫生服务的获取和质量,减少污名化和更有效地管理身体和精神疾病合并症提供希望。本文探讨了将精神卫生服务纳入中国一般医疗体系,尤其是在初级保健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包括:准确估算精神卫生需求,整合精神和身体保健,增加劳动力发展和培训,解决职业间问题,融资和资金,建立负担得起且可持续的精神卫生系统,并为特定亚人群提供护理,以满足中国不同人口的需求。随着中国对扩大精神卫生系统的政治承诺正在迅速发展,我们为满足中国精神卫生需求的未来方向提供了建议。

介绍

尽管精神障碍是造成全球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但在中低收入国家/地区受影响的大多数人仍无法获得治疗。 即使在一些中高收入国家(例如中国和美国),精神健康障碍及其治疗仍然是沉重的负担。为弥合世界范围内获得精神卫生服务的差距,世卫组织在其《 2013-2020年全面精神卫生行动计划》中,强调了所有国家到2020年要实现的目标:“在社区环境中提供全面,综合和响应迅速的精神卫生和社会护理服务”。

多项全球性举措重申,将初级保健和精神卫生服务相结合是改善医疗保健的最可行选择之一。 因为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从初级保健机构寻求精神病学帮助并在身体和精神上概念化和显示疾病,所以整合身心健康服务可以是协调护理,增加转诊,减少污名化的有效方法并改善心理健康治疗效果。 例如,美国目前正在通过将精神和身体健康服务整合到初级保健环境中来改善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 美国的综合护理计划包含以下要素:筛查,患者教育,患者自我管理,心理治疗,心理健康专家的可用性,临床和依从性监测以及标准化的后续护理。

对57项治疗各种精神疾病的试验进行的系统评价发现,综合慢性护理模型可以在各种护理环境中改善患有精神疾病的个体的心理和生理结果,而不会增加成本。 审查还表明,整合服务可以改善医疗服务的获取和质量,发现和预防工作,协调与沟通,具有成本效益的服务精简以及考虑到共病的身心健康问题的知情治疗模式。

中国对精神卫生改革表现出了坚定的决心。2004年12月,国家“ 686计划”以686万元人民币的初始资金分配而命名,也被称为“中央政府对地方重症精神病治疗和治疗的支持”最初是为了整合医院和社区服务。 然后,2013年5月1日,中国的《精神卫生法》生效(Chen等。2012; 全国人民 国会2012),这是有史以来第一部关于精神健康的国家法律,也是保护患者权利和改善精神健康服务的里程碑式的政策。

尽管有这些历史性的里程碑,但这些举措的实施及其在进行改革方面的潜力仍然不确定。缩小严重和常见精神疾病的治疗差距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对于常见的精神障碍,接触(即与任何普通或精神保健提供者接触过的患者)的接触率低,精神卫生服务的提供(即提供循证干预,患者坚持治疗以及在护理和临床治疗方面的依从性)也很低和社会成果)。即使对于严重的精神疾病,有效覆盖率也很低。差异很大仍然在城乡之间以及跨地区的精神卫生覆盖范围内。

为了改善获得护理的机会,减少污名化以及管理身体和精神健康合并症,有人认为将精神健康服务纳入中国的一般医疗体系,尤其是初级保健领域,是最重要的任务。 正如第一份“国家精神卫生工作计划(2002-2010年)”和最新的“国家精神卫生工作计划”所提出的,中国还展示了将精神卫生服务纳入其一般卫生保健体系的政治承诺。但是,将精神卫生服务纳入重症和普通精神疾病的初级保健仍然是政府尚未实现的愿望。 仍然存在的障碍包括在寻求心理健康服务方面的耻辱感,精神卫生工作人员不足,资金资源不足以及以医院为中心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分散等

将精神卫生服务纳入一般医疗体系符合中国当前医疗改革的目标。自2009年以来,该国在扩大医疗基础设施(例如初级保健设施)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并实现了几乎全民医疗保险。 世界银行集团,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央政府的三个部委[财政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近发布了一份报告,题为“健康的中国:深化中国的医疗改革,建立高质量和基于价值的服务交付”。该报告建议中国采用改革后的服务模式,称为“以人为本的综合护理(PCIC)”。 以人为本的护理是一种“护理方法,有意识地采纳个人,家庭和社区的观点,并将其视为可信赖的医疗系统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这些医疗系统可响应其在人道和整体上的需求和偏好方法。 综合护理包括 “健康服务,这些服务的管理和交付方式可确保人们在不同层次和层次上获得持续的健康促进,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管理,康复和姑息治疗服务卫生系统中的照护地点,并根据他们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的需求”。 提议的PCIC 模型的骨干是一个功能良好的初级保健系统,该系统通过 “正式链接,良好数据以及提供者之间以及提供者与患者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大型医院相集成。实施拟议的改革还可以提供一个机会窗口,将中国的精神卫生服务转变为基于社区的综合精神卫生服务体系,这也可以成为中国未来医疗改革的典范。

据我们所知,尚未对中国为重症或常见精神疾病患者提供综合心理健康服务的潜在机会或障碍进行深入审查。因此,本次审查的目标是评估基于将精神卫生服务整合到总体中而成功实施基于社区的综合精神卫生系统的潜在机会和障碍。医疗保健系统(尤其是初级保健领域),以及基于医院的综合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因此,我们首先回顾中国未来综合精神卫生服务的基础,然后再回顾其最近的精神卫生改革,这可能会成为建立基于社区的综合精神卫生系统的基础。我们还回顾了当前的整合挑战,并提出了满足中国心理健康需求的未来方向。

方法

数据来源和搜索策略

系统审查可以通过阐明问题及其原因,评估潜在的政策选择并确定实施注意事项来为决策提供依据。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的搜索策略是根据WHO2007年公布的卫生系统框架。 开发该框架既是了解卫生系统的工具,也是加强卫生系统的指南。根据此框架,卫生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服务提供;卫生人力;信息;医疗产品,疫苗和技术;融资;领导力和治理(管理)卫生保健系统的总体目标包括改善健康状况,响应能力,社会和财务风险防护以及提高效率。对医疗服务的重视和覆盖范围以及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性也可以影响卫生系统实现其目标。

该搜索策略旨在确定与精神疾病负担,精神卫生服务的资金筹措,精神卫生工作人员,治理以及精神卫生服务的提供有关的出版物。 由于在中国,关于精神卫生服务的同行评审论文数量相对较少,因此,本文的审查范围是有意的。

我们使用包括PubMed,Web of Science,Google 和Google Scholar的英语语言来搜索2000年至2016年发表的论文以获取英语出版物,以及包括中文知识资源集成数据库在内的中文资源,万方数据通过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社会科学数据库和中国学者的百度学者。发现关于中国心理健康政策的大多数学术和灰色文献都是中文。

通过审查中国主要政府机构,双边/多边机构以及在该国活跃的其他相关组织/机构的可公开访问的存储库,在线搜索灰色文献(例如政策,报告,网页)。这些机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世界卫生组织和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通过对参考文献的滚雪球式搜索,可以找到文献的其他相关来源。

研究选择和数据抽象

我们纳入了原始研究,以及与精神健康负担,身心疾病合并症,精神卫生服务(获取,成本,质量,资金,交付和监测)有关的评论,观点和经验的研究和出版物,以及精神卫生政策和计划。我们排除了其他系统中有关精神卫生服务的出版物(例如教育,药物滥用),而主要关注医疗保健系统中的精神卫生服务。我们还排除了与大陆以外的中国人口有关的出版物(例如美国的移民)和样本量较小的研究(例如案例研究)。

共找到2897篇英语文章和4169篇中文文章。通过标题和摘要筛选确定相关研究。在通过评审标题和摘要排除重复和无关的论文之后,对本文的全文进行了235篇论文的评审

所有三位作者根据发表的特征(例如出版年份,研究地点)对检索到的研究进行了摘要。此外,研究设计和主要发现被提取用于原始研究,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系统框架(以下简称“评论”)提取了其他类型出版物的关键论点。

结论与建议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在改善精神卫生服务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最近的“ 686计划”和“国家精神卫生工作计划(2015-2020年)”。两者都代表着中国的重大进步,并为中国

提供了一次革命性的精神卫生服务和护理提供机会。

然而,尽管取得了这些进展,但中国仍面临着许多实施方面的挑战,其中包括:

  1. 根据精神疾病的实际患病率准确估算潜在的护理需求;
  2. 通过发展精神卫生和综合护理设施,增加精神卫生服务;
  3. 改变跨专业实践的范围和系统,以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精神障碍并建立更大的精神卫生工作队伍;
  4. 在跨专业团体之间建立高级培训要求,以处理严重和常见的精神障碍,治疗,诊断和病例管理;
  5. 增加资金和资金,以扩大精神疾病的覆盖面,以治疗非精神病性疾病的国家计划和服务;
  6. 制定针对中国农村,老年人和其他弱势人群的特定宣传和治疗方案。如果采取措施应对这些挑战,那么“国家精神卫生工作计划(2015-2020年)”将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最后,解决监督和评估立法计划的障碍至关重要。一种策略是确保随着新政策和法规的颁布,它们包括评估的要求和资源。中国可能需要在政府中包括一个评估部门,或者与当地评估者签约,以独立评估立法对实现改善精神保健和服务目标的影响。

以下建议对于解决中国精神卫生改革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可能是有用的步骤:

证据建立

  1. 全面评估“ 686计划”的成果和《精神卫生法》的执行情况:使研究人员可以访问和使用国家精神病基本信息收集和分析系统,并建立国家监视系统以收集有关所有精神疾病的数据健康失调,护理类型和相关支出。需要进行高质量的研究,以评估政策和计划中概述的许多理想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需要进行深入的定性研究,以查明这些目标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原因。中国《国家精神卫生工作计划(2015-2020年)》和其他精神卫生政策的主要目标应纳入地方政府,医院和有关机构领导人的年度绩效评估中。
  2. 针对中国高危人群(例如,儿童和青年,农村居民,老年人,移民和少数民族人口)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进行其他研究;通过使用监视和/或卫生服务数据,开发方法来识别和筛查有自杀风险的老年人;并为针对中国不同亚人群的文化适应和量身定制的心理健康服务进行研究,以提高护理质量。

能力建设

  1. 加强基于社区的精神卫生服务:建立由初级保健机构中合格的专业人员和卫生工作者对初级保健提供者进行管理的能力;使用适当的激励措施来改善转诊系统(从初级保健到医院设置以及从医院到初级保健设置);建立一个统一,无缝,标准化的本地和国家系统,以衡量和提高基本医疗保健,慢性病管理和患者满意度的质量。
  2. 建立并维护一支训练有素且跨学科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跨专业团队:为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和其他相关的精神卫生工作者(例如婚姻家庭)创建许可,认证,证书和继续教育系统治疗师);允许在非医疗机构中进行心理治疗或扩大“医疗机构”的定义,以包括任何提供心理健康治疗的机构或机构(例如学校,大学,工作场所,私人执业办公室,在精神病院进行心理健康培训的计划)本科生和研究生,并制定标准化的精神病学住院医师计划;最终,减少职业歧视,增加经济补偿。
  3. 扩大并创建专门的精神卫生基础设施和设施,以解决精神卫生资源方面的区域差异,特别是关注农村地区。

交付制度改革

  1. 将精神卫生系统与一般卫生系统相结合:改善精神卫生工作人员在精神病和医学合并症中的共处/协作和转诊系统;增加精神卫生服务和精神科药物的保险范围;并建立心理健康均等法律。
  2. 由不同的政府机构和组织(例如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为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个人及其家庭提供协调服务。

经济支持

  1. 增加政府对精神卫生研究的资助;培训和发展精神卫生工作人员;减轻严重精神疾病患者以及非精神病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负担;并制定基于社区的恢复计划。指定精神卫生拨款的政府预算将促进对精神卫生系统的投资。

文化变迁

  1. 照顾患者而不是将其视为对公共安全的潜在威胁:中国精神卫生系统的当务之急应该是保持患者健康,而不仅仅是保持社会稳定。积极执行《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保护机密和隐私权;并根据《精神卫生法》处理人权问题,如住院,住院治疗和治疗精神病患者的规则。制定有关精神病残障,员工补偿和因精神病缺勤而请假的员工法律和政策。
  2. 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减少心理健康的污名化运动以及大众和社交媒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消除污名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39632],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原文和译文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原文和译文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