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改革与支持结构:中国中学生生活技能规划面临的挑战(以香港为例)外文翻译资料

 2022-02-10 09:02

Curriculum reform and supporting structures at schools: challenges for life skills planning for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Hong Kong)

John Chi-Kin Lee[1]

Educ Res Policy Prac (2017) 16:61–75 DOI 10.1007/s10671-016-9202-y

Received: 24 May 2016 / Accepted: 29 September 2016 / Published online: 10 November 2016 copy; 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Dordrecht 2016

Abstract: Demand has risen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career education in senior secondary schooling to enhance studentsrsquo; transition from study to work. Against such a background, 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the curriculum reforms and supporting structures in schools and to explore the challenges of life skills planning for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with par- ticular reference to Hong Kong. Literature review and examples from Hong Kong and China indicate that although various Vocat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Education and Career and Life Planning Education (CLPE) activities and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ake place at schools, a clear linkage between study opportunities and career choices, enhancement of learning experiences at work through activities such as job shadowing and provision of a curriculum to enhance career and life planning across years as dimensions of intervention, seem not to be found at secondary schools in Hong Kong. This paper will also look into the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CLPE.

Keywords: Career and life planning education · China · Hong Kong ·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 Introduction

Internationally, youth unemployment, early school leaving, and a lack of smooth school-to- work transition for youngsters have increasingly gained attention (e.g., NOP-ESF project “Support for Transnationality” 2014; Skans, u.d.). There are calls, for example, in European Union countries, for reform of the educational systems to include the “lifelong guidance pol- icy” to help school youths master their career management skills and to enhance educational and socioeconomic outcomes (Kraatz 2015, p. 1).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such as China, although parents and youth express high aspirations for education, secondary students in rural areas are beginning to believe that attending school is useless (“上学无用”) and that the future is uncertain (“未来渺茫”) (Li 2014, p. 1). In addition, some students have changed their disciplines or programmes in university because they have discovered that their chosen disciplines do not match their own interests or talents.

Under the context of lifelong learning, there have been enquiries about possible relation- ships between perceived career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secondary schools and policie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An analysis of the career development items in 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 revealed that although Denmark has a relatively high level of participation in career development activities, “...Hong Kong, Shanghai, and Belgium participation levels are low, and so is the variation in participation.” (Sweet et al. 2014, p. 14) Notably, 15-year-old students from Hong Kong, Shanghai, and Macao had rel- atively low levels of perceived career development competence (pp. 15–16). Students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Denmark and Finland had higher proportion than their Hong Kong counterparts of activities such as attending an internship, taking part in job-shadowing, joining a job fair, talking to a school or an outside career advisor, knowing self-interests and abilities through questionnaires, surfing the internet to find out information about careers or educational programmes, and joining a tour in an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Sweet et al. 2014, Table 2, p. 31). In terms of career related competencies, Hong Kong students showed relatively low proportion in skills such as searching for information about job opportunities and educational programmes, as well as preparing for a job interview as compared with their counterparts in Denmark and Finland. In addition, out-of-school sources appeared to be more important than school sources and associated with perceived career development competence in many countries, including Hong Kong and Shanghai (pp. 17–18). This suggests whether different countries may have various career guidance and life planning policies and support mechanisms in schools and beyond. Demand has also risen to revitalize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o introduce career education in senior secondary schooling which facilitates the transi- tion from school to work (Lee et al. 2016b). Against this backdrop, 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curriculum reform and supporting structures at schools, as well as explore the challenges for life skills planning for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Hong Kong.

2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and Hong Kong

In China, compulsory education covers primary and junior secondary schooling and senior secondary schooling comprises senior secondary/high school and vocational senior sec- ondary/high school (senior secondary school is known as (gaozhong ) and vocational senior secondary school is known as (zhongzhuan ) in China). Vocational education embraces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secondary skills schools, vestibule schools,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job-finding centers, and other adult skills and social training institutes.” (Fadul 2011, p. 18)

As early as 1996,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The Peoplersquo;s Republic of China (1996) issued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Law of the Peoplersquo;s Republic of China.” In 2010, the outline of Chinarsquo;s national plan for medium- and long-term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State Council (2010, p. 17) proposed that for v

全文共51557字,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学校课程改革与支持结构:中国中学生生活技能规划面临的挑战(以香港为例)[1]

摘要:高中职业教育的引入需求不断增加,以促进学生从学习到工作的过渡。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讨论学校的课程改革和支持结构,探讨中国中学生生活技能规划的挑战,特别是香港。来自香港和中国的文献回顾和实例表明,尽管各种职业(职业)发展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CLPE)活动和校本课程开发都在学校进行,但学习机会和职业选择之间存在明确的联系,通过职业影子和提供课程等多年来的职业和生活规划等活动,加强工作中的学习经验,作为干预的维度,似乎在香港的中学中找不到。本文还将研究CLPE未来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国;香港;课程开发

1 简介

在国际上,青少年失业,早期离校以及青少年缺乏顺利的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日益受到关注(例如,NOP–ESF项目“支持跨国性”,2014年;美国斯坎斯)。例如,欧盟国家呼吁改革教育系统,包括“终身指导政策”,以帮助学校青年掌握其职业管理技能,并提高教育和社会经济成果。在中国这样的世界其他地方,虽然父母和青年表达了对教育的高度期望,但农村地区的中学生开始相信上学无用(上学无用)并且未来不确定(未来渺茫)。此外,一些学生已经改变了他们在大学的学科或课程,因为他们发现他们所选择的学科不符合他们自己的兴趣或才能。

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人们一直在探讨中学生感知职业发展与不同国家政策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对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职业发展项目的分析显示,虽然丹麦参与职业发展活动的程度相对较高,但“hellip;hellip;香港,上海和比利时的参与水平较低,参与的变化也是如此。”值得注意的是,来自香港,上海和澳门的15岁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相对较低。来自丹麦和芬兰等发达国家的学生比例高于香港同行,如参加实习,参加工作,参加招聘会,与学校或外部职业顾问交谈,了解自己。通过问卷调查的兴趣和能力,上网以查找有关职业或教育计划的信息,以及加入教育机构的旅行。在职业相关能力方面,与丹麦和芬兰的同行相比,香港学生的技能比例相对较低,例如寻找工作机会和教育计划的信息,以及准备面试。此外,在许多国家,包括香港和上海,校外资源似乎比学校资源更重要,并与感知的职业发展能力相关。这表明不同国家是否可能在学校内外有各种职业指导和生活规划政策及支持机制。需求也有所增加,以振兴职业教育,并在高中阶段引入职业教育,促进从学校到工作的转变。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讨论学校的课程改革和支持结构,以及探讨中国中学生的生活技能规划所面临的挑战,特别是香港。

2 中国和香港的职业教育

在中国,义务教育包括小学和初中,高中包括高中、高中和职业高中、高中(高中被称为“高中”和职业高中被称为“中专”)在中国)。职业教育包括高等职业学校,中等技能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求职中心和其他成人技能和社会培训机构。

早在1996年,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10年,中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计划纲要教育部和国务院发布的“教育发展”提出,对于职业教育: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应进一步转变为以服务和就业为导向的模式。通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将学生与学习相结合,培养人才或专业人才,并在实地工作中填补学生的工作岗位。

一项研究发现,许多学校为第一年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组织了校际合作和学校、行业实习。然而,与学校开展“联合课程”的行业并不常见。尽管中等职业学校与行业建立了联系,但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表示除政府外,社会实体,公司和私人投资者应参与建立更多不同层次的职业培训,将实际需求与教学相结合。国家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刘巧莉评论说,中国大多数的职业学校继续强调“教学和课程规划,而不是使用依赖于产学合作的德国等外国模式。”

3 职业发展教育

在中国,职业教育中的专业教师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其职责通常由道德教育团队的班主任和教师承担。与职业教育相关的专业实用教材和课程也不足。只有某些实验教学资源,例如中学职业指导(中学职业指导),此外,职业教育如果在考试成绩不佳的情况下没有被边缘化,就会被忽视。研究表明,职业(发展)教育仍然是中国许多高中的新举措。在一个城市进行的一项小型调查显示,82%的学生不了解职业教育的相关知识。最近对中国南方广州六所高中的调查发现,只有不到20%的学校提供​​职业教育课程,大约47%的学生对课程中有这门课程感到“非常满意”或“满意”。此外,大约33%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老师提供了与职业和生活规划相关的指导,而大约46%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老师在这方面提供的指导很少。此外,约有46%的学生认为,如果他们的学校提供​​职业教育课程,他们希望更多地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以及适合他们的职业;大约26%的学生希望了解不同类型的工作和工作要求。

人们越来越关注高中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VCDE)以及技术和职业教育的改进。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12)发布了关于VCDE的不同学校教育《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机构》的通知,作为优质教育的一部分与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焦点。值得注意的是,VCDE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理解,自我选择意识和自我规划,实现自我控制,培养自我责任感,转化为职业选择和决策权。

在香港,行政长官在2014年施政报告中宣布:“在2014–2015学年,公营学校的高中课程将获发额外经常拨款,相当于毕业生的薪酬老师介绍更多的人生规划教育要素。与此同时,政府将鼓励商业机构更多地参与,并在商学院伙伴关系计划中吸引更多社区资源。我们亦会为非政府机构拨出额外资源,与学校合作,加强对中学生的就业指导。”

教育局学校发展部职业指导组(2014年)亦发出“中学生命规划教育及就业指引”(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指出,人寿规划教育(LPE)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补救或咨询服务”,而且也是如此hellip;hellip;与学校的课程内容相关联,通过它,学生将掌握知识,技能和态度,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方向做出明智的选择,并指导他们将职业、学术愿望与全人发展和终身学习。

“指南”列举了职业干预的六个维度:“生活规划教育和职业指导框架”,“将学习机会和职业选择联系起来”,“全校职业指导活动”,“关于工作的学习经历”,“个别学生计划”,“响应性服务”。这部分回应了香港职业和指导大师协会提出的改善中学职业相关经验的框架。该框架包括“为个人提供指导和咨询”,“促进个人学生规划”,“促进学习工作经验”,“组织全校职业指导活动”,“将学习机会和职业选择联系起来”等组成部分。和“制定职业指导课程”作为干预的维度。教育局还推出了一个新的生活规划网站,该网站支持“V PASS”的概念,其中包括“价值观”,“路径”,“态度”,“自我理解”和“技能”,以及三个组成部分。生活规划教育,例如“自我理解和发展”,“职业探索”和“职业规划与管理”。同年,职业教育促进专责小组(以下简称“专责小组”)提出策略及相关建议,宣传职业教育,提高公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及对其价值的认识。专责小组主席Roy Chung博士简明扼要地指出了香港和中国社会在强调“传统学术追求职业教育”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他评论说“传统学术”追求并不一定能为未来年轻人提供一个有信誉和成功的职业道路。此外,人们普遍认为职业教育仅限于较低层次的教育。

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基于网络的信息和印刷材料的文献回顾和分析,探讨了VCDE和CLPE在中国中学和高中和香港中学的异同(表1)。此外,本研究分析了香港中学的课程改革和框架结构。

表1 合肥市第八中学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材内容比较

王建明,赵林 著(2014)。

为自己的青春做主:高中生生涯规划教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著(2015)。高中生涯规划。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一篇 发现自我

第一节 性格探索

第二节 兴趣探索

第三节 多元智能

第二篇 职业探索

第四节 谈领导力

第五节 职业价值

第六节 财富人生

第三篇 实现规划

第七节 专注目标

第八节 我的时间我做主——时间管理

第九节 自主选课

第十节 自主招生

第十一节 志愿填报

上篇 唤醒自我潜能

第1节 我是高中生

第2节 遇见个性的自己

第3节 发现兴趣的秘密

第4节 探寻潜在的能力

第5节 我是社会人

中篇 点亮高中生活

第6节 走近象牙塔

第7节 捕捉职业资讯

第8节 记录心中的梦想

第9节 给梦想加上时限

第10节 规划贵在行动

下篇 提升生涯智慧

第11节 生活中的休闲时光

第12节 人生处处有选择

第13节 解码家庭资源库

第14节 智慧修订高中目标

第15节 变化中的生涯规划

学校数据来自研究资助局支持的题为“让城市青少年进一步学习和就业:一项涉及香港的国际研究”(以下简称“ISCY–香港项目”)(HKIEd 843212)的项目。 香港是大学国际高中学习(相当于美国10年级)学生的城市之一。在参加ISCY-HK项目的54所中学中,约有10所学校被邀请参加教师和学生焦点小组访谈。在本文中,选择两所学校作为例子,说明学校如何回应政策,以发展职业指导和生活规划教育,以及教师如何看待其在学校的安排。一些教师和学生的访谈数据被提取并翻译成英语进行演示。

4 中国职业教育的例子

Zhang(2011)对高中的两个案例研究进行了研究,即长春市第八中学和天津实验中学的实施职业教育。第一所学校,长春八中,主要通过四个渠道提供职业教育:(a)职业教育课程;(b)职业教育讲座;(c)学生职业教育档案系统,包括六个主题,即“初中回忆录”,“高中的希望和梦想”,“职业和职业规划建议”,“学期成就报告”。“关于一个行业经验的报告”和“给初中同学的一封信”;(d)职业教育实践活动,包括工业,社会体验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体验活动。天津实验中学的职业教育通过纳入某些科目(如艺术)和“全民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如对学生最喜爱的职业、工作进行调查,以及安排模拟招聘训练营和为期一天的职业经历活动。学校还组织了职业教育讲座和多元化的学生活动,并开发了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校本课程,包括六个模块:“创新精神”,“提高技能”,“多元文化主义”,“培养一个人的气质”,“生活指导”,“身心健康”。

其中一个例子可以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找到。成立了一个团队,在2010年开始实施“自我探索”和“学生自我发展”的职业教育方法。学校提供了大约六年的“职业课程”,每个学生(初中和高中)都需要出席;这些课程为高中学生分配两个学分。

据校长说,学校希望他们的学生从13岁到18岁过上丰富多彩的生活,学校团队将充当“指导者、探路者”,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活动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学校借用贷款为学生经营咖啡店,超市型“集装箱”和学生公司。此外,学校还使用“CareerSky高中职业发展教育系统”让学生自我评估他们的兴趣,技能,价值观和学科偏好,然后进行学校职业咨询。从2014年9月起,学校根据学生的“职业成熟度”组织了三种模块化课程,并允许学生选择不同年级的课程。学校还采用了职业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方法,例如使用电影和好书来叙述和询问他们的生活,以及在“职业探索实验室”中使用游戏互动和媒体,让学生探索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做些什么。我们也鼓励学生通过写作,绘画,冥想,演讲和表演来想象未来的生活。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学校为职业教育团队成员提供“全球职业发展促进者(GCDF)”培训;一些教师甚至获得了董事会认证教练(BCC)的职业资格证书。

另一个例子是合肥市第八中学,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学校组成了一个核心团队,由班主任、心理中心的教师和其他高级教师组成,从事校本职业教育培训。校本课程及教材由高中一年级(十年级)制定,强调“职业认知、理解”及“课程学习模块”,高中二年级(十一年级),强调“职业探索”及“社会经验模块”,“以及高中三年级(12年级),以”职业选择“和”学术研究及职业规划模块“为目标。就教学方法而言,高中一年级课程倾向于采用小班教学,并辅以专题课会议。高中二年级通过了职业经历,社会实践和教师指导的策略。高中三年级由专家组织讲座。对于高中一年级和二年级,组织了职业规划专题班会议竞赛。此外,还提供了关于烹饪,金融,高尔夫和机器人技术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选修课程,以扩展学生的视野,理解人文和科学素养,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学生提供了70多门选修课程,大多数选修课程由教师自己开发。

5 香港两所中学教育的例子

C学校是一所在香港新界没有宗教背景的中学;这所学校已有20多年的历史。学校的学习能力相对较高,学生入学率相对较高。在2013–2014学年,尽管大约50%的毕业生在当地大学课程中学习,但大约15%的人在全日制高等教育、职业培训课程中学习,大约10%的人在高中三年级学习(12年级)。此外,约有5%的人参加了海外(包括中国)的研究,只有0.03%的人有充分就业;其余的人从事其他活动。学校为所有中二(八年级)和中三(九年级)学生提供了“成长训练营”和“我手中的未来–职业规划活动”训练营。

学校为中三(九年级)学生举办

全文共18464字,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453861],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原文和译文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原文和译文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