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览设计:意义沟通和知识塑造外文翻译资料

 2022-05-19 10:05

AicQoL2014Kota Kinabalu

AME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Quality of Life

The Pacific Sutera Hotel, Sutera Harbour, Kota Kinabalu, Sabah, Malaysia

4-5 January 2014

“Quality of Life in the Built amp; Natural Environment”

Museum Exhibition Design: Communication of meaning and the shaping of knowledge

Shamsidar Ahmad*, Mohamed Yusoff Abbas, Mohd. Zafrullah Mohd. Taib,

Mawar Masri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Planning amp; Surveying, Universiti Teknologi MARA, 40450 Shah Alam, Malaysia

1.Introduction

Globally, the museum industries have concurred a museum as an organization that a non-profit making, permanent institution in the service of society. The definition of a museum has evolved, in line with developments in society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alities of the worldwide museum community. The role of museum further as an institution that which acquires, conserves, researches, communicates and exhibits for the purpose of study, educational and enjoyment, material and evidence of people and their environment. These roles of museums are not restricted to just providing information. Today, a visitor may develop such traits as seeing, grasping, analyzing, questioning, extracting clues related to life from what they see (Unal, 2012). In Malaysia, apart from agreeing with International Museum Associations, a museum functions are not limited as to preserve and store artefacts of national treasures, but it is also a source of knowledge for a holistic view towards all way of life. Ismail (2011) be of opinion that it was seen vital to gather entire material heritag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civilization of a country. Cultural heritage attrac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niche products in Malaysia tourism industry (Ahmad amp; Badarulzaman, 2005) and has also been identified a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Mey amp; Mohamed, 2010). Museum has also been identified in Malaysia as an institution to spread knowledge to the public on the history, culture and natural history(Tambi, 2011). Museum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developed as a characteristic part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subsist to store selected objects and specimens and in doing offer their own direct and distinctive messages from their object media through their exhibitions and museum education policies (Hooper-Greenhill amp; Pearce, 1995). Museum exhibitions are goods of research, organized and designed to communicate ideas. They communicate through the senses, the primary sense being visual, by a process that it both cognitive and cultural. This process incorporates the way people think about what they see and meanings the attach to it (Hooper-Greenhill amp; Kaplan, 1995). Traditionally,museums have communicated collections-based and associated information through a variety of media, but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now presents them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expand new ways of communication which allow the visitor to explore the richness and range of collections at their own pace and to their own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seeks, through an extensive literature search, to identify specific museum learning using communication media that promote in shaping of knowledge to the museum visitors. The agenda easily be accomplished by communication of meaning through the richness of display techniques. This paper intends to initiate a discussion on how museum exhibitions communicates to visitors in delivering information by using those communication media. These findings will be a best-practiced for future exhibition making in helping the shaping of knowledge for Malaysian community.

  1. Literature review

2.1. Museum exhibitions as a function of museums

Museum exhibitions offer to the public as the museums main attraction and their principal benefit. Many previous museum scholarsrsquo; have agreed that exhibitions as a core function of the museums. They totally agreed museum exhibitions are media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that offer a transformative experience also expanding and altering the visitors awareness, interest and valuation of many aspects of themselves and their world. The Museums as cultural institutions with exhibition functions that collecting, documenting and preserve the objects, artefacts or specimens as assets and perform the activities such research, display and interpret by communicates of meaning through exhibition making for the purpose of learning (Dawson, 2006).

2.2. Museum exhibition as the communication of meaning

The exhibition is the instrument of communication that is unique to the museum. We need to understand the remarkable of worldwide growth towards preservation of our 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but as the successful spread of means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Commonly, both types of exhibitions exhibit objects for display purposes and may include audio-visual images and interactive experiences. There is obviously important difference is that the museum is not attempting to retail a product or service as is the trade show but is what experience that the museum uniquely offers. Previous evident see museum exhibitions primarily as a method of education. Evidently the exhibitions succeed if they can educate the visitor about their subject matter and fail if they do not. Museum exhibitions are educational,and it is always useful to consider the educative value of any exhibitions as one important criterion for its success.

As museums have become progressively more popular, therefore, adapting many of techniques of other aptitudes including audio-visual shows, multimedia programmes, simulation and other experiences have discussed museum exhibitions as a mode of entertainment. An interactive experience like a science centre may motivate visitorsrsquo; interest in their environment, or an awareness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i

全文共27210字,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博物馆展览设计:意义沟通和知识塑造

  1. 简介

在全球范围内,博物馆行业已将博物馆认定为一个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博物馆的定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世界博物馆社区的现实而发展。博物馆的角色进一步作为一个机构,为研究,教育和享受,人和环境的物质和证据而获取,保存,研究,传达和展示。博物馆的这些角色不仅限于提供信息。今天,访问者可能会发现诸如观看,掌握,分析,质疑,从他们所看到的与生活有关的线索(Unal,2012)等特征。在马来西亚,除了与国际博物馆协会达成协议之外,博物馆的功能不仅限于保存和存储国宝文物,而且它也是全方位认识所有生活方式的知识源泉。伊斯梅尔(2011年)认为,在建设文化特征和国家文明方面收集全部物质遗产至关重要。文化遗产吸引力已成为马来西亚旅游业中的一个小众产品(Ahmad&Badarulzaman,2005),并被确定为旅游业的影响因素(Mey&Mohamed,2010)。博物馆在马来西亚也被确定为向公众传播有关历史,文化和自然历史的知识的机构(Tambi,2011)。博物馆负责发展为文化遗产的特色部分,这些文化遗产存储选定的物品和标本,并通过其展览和博物馆教育政策向他们的目标媒体提供自己的直接和独特信息(Hooper-Greenhill&Pearce, 1995年)。博物馆展览是研究的产物,组织和设计来传达想法。他们通过感官沟通,主要感觉是视觉,通过认知和文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人们思考他们看到的内容的方式以及对它的依附(Hooper-Greenhill&Kaplan,1995)。传统上,博物馆通过各种媒体传播以藏品为基础的相关信息,但是现在引进的新技术为他们提供了拓展新的沟通方式的机会,使参观者可以自己探索藏品的丰富程度和范围速度和自己的要求。本文通过广泛的文献搜索寻求利用传播媒介来识别具体的博物馆学习,这些传播媒介促进了博物馆参观者对知识的塑造。通过显示技术的丰富性,通过意义沟通可以轻松完成议程。本文旨在讨论博物馆展览如何通过使用这些传播媒体向参观者传达信息。这些调查结果将成为未来展会制作中帮助马来西亚社区形成知识的最佳实践。

文学评论

2.1 作为博物馆功能的博物馆展览

博物馆展览作为博物馆的主要吸引力和主要收益向公众提供。许多以前的博物馆学者都认为展览是博物馆的核心功能。他们完全同意博物馆展览是公共传播的媒体,它提供了一个转型的经验,也扩大和改变了参观者对他们自己和他们世界许多方面的意识,兴趣和评价。作为具有展览功能的文化机构,博物馆以收集,记录和保存作为资产的物品,工艺品或标本作为资产,并通过以学习为目的的展览(Dawson,2006)通过意义沟通进行研究,展示和解释等活动。

2.2 作为意义的交流的博物馆展览

展览是博物馆独有的交流工具。我们需要了解全球在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方面取得的显着成就,同时也要了解公共传播手段的成功传播。通常,这两种类型的展览均展示用于展示目的的对象,并且可以包括视听图像和交互式体验。显然,重要的不同之处在于,博物馆并不试图像展销会那样零售产品或服务,而是博物馆独特的体验。以前很明显,参观博物馆展览主要是作为一种教育方法。显然,如果展览能够教育参观者有关他们的主题,并且如果他们不这样做就会失败。博物馆展览具有教育意义,将任何展览的教育价值视为其成功的重要标准总是有用的。

随着博物馆变得越来越流行,因此,适应包括视听节目,多媒体节目,模拟和其他经验在内的许多其他功能技术已经将博物馆展览作为一种娱乐模式进行了讨论。像科学中心这样的互动式体验可能会激发游客对其环境的兴趣,或者影响他们热情的因素。在这些基于对展品真实性的信心的变革体验中,只有博物馆参观者真正享受自己,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

Lord(2001)声称博物馆展览的目的是有效地改变参观者的兴趣,态度或价值观的某个方面,这是因为参观者在展示的对象中发现或某种程度的意义交流,受到访客对这些物体真实性感知的信心的刺激和维持。

而道森(Dawson,2006)强调,博物馆展览实质上是一种交流媒介这一观念的大趋势已经引起了一种新的重要性,即通过与其他交流博物馆的新方式,以沉思和复杂的互动展览来促进观众体验主题。此次交流活动还与通过多种体验类型吸引各种学习风格的展览共同进行,并开展令人兴奋的新型建筑形式,作为城市的象征,通过可视通信描绘城市特征与周围的和解进行沟通。

2.3 展览方式捉襟见肘

聚焦于博物馆展览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改变参观者的兴趣,态度或价值观的某些方面,这是由于参观者的发现或展示对象中的某种意义水平,其中发现的目的在于激发和维护访问者对这些对象的真实性的信心。这使得参观者对博物馆展览的成功感到忧心忡忡。虽然可能有许多探索博物馆展览的方式与游客一样,但游客的恐惧模式(Lord,2001)通常可以按照以下四个标题进行分类:

沉思

游客的理解模式,最受艺术博物馆的美学体验所喜爱,当然,它也可能被历史或科学博物馆利用。它是通过展示个人的艺术作品,图像,文物或标本来刺激的,这些艺术品想要在他们自己身上得到欣赏,并与他们周围的其他人分享。按照传统,博物馆描述标签用于向我们提供尽可能少的信息,即标题,艺术家,日期,媒介,捐助者,以确保对象本身的沉思。现在有一种模式可以在画廊的墙上提供开放式的图形评论,以激发对作品艺术和音频之旅的深思熟虑,也可以帮助一些参观者考虑展示作品中的参观者方面。目前,多家画廊和博物馆采用了这种方法。展览工作的对比或比较也可能将娱乐作为功能,但即使在这些情况下,每件单独的作品都有意作为比较的基础而自行欣赏。在沉思模式下,虽然他们的智力和情绪可能会非常积极地参与,但访客仍然身体不太活跃。变革性的经验包括增强对每件作品本身的意义和品质的理解。

理解

相反,历史博物馆和自然科学博物馆更有可能展示上下文或专题展览,展出的人造物品,标本或其他物品不打算作为单个物体进行研究,而是彼此相关联。有时候他们可能会在室内或立体布景中,或者他们可能会被简单地归类为陈列柜中的主题或背景关系。图形可以是多层次的,可以结合单词和图像来帮助理解。尽管每个单独对象的属性可能仍需要赞赏。这里的目的是鼓励访问者通过将一个对象与另一个对象或每个对象与整体上下文或主题相关联来发现它们的含义。访问者更积极地参与到建立关系,研究图形和标签以及将对象相互关联或比较的过程中。变革体验在于发现物体在其背景下或与展览主题相关的意义上的质量影响。

发现

一种静态或静止的视觉和智力活跃的观众参与博物馆展览活动的手段。参观者可以探索一系列标本或人工制品,欣赏个别示例或注意它们之间的关系。传统上,这种模式在许多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发现了系统化的标本收藏,但现在越来越多地在所有类型的博物馆中看到,这些博物馆采用了可见的展品存储方式,其中物品按照存储分类,但通过釉面可视化访问箱子或抽屉。通过在计算机屏幕上提供完整的目录条目或与可见存储盒和机柜相邻的层叠卡,可以进一步增强“人工制品”或标本含义的发现。

相互作用

游客最感兴趣的模式是许多科学中心和儿童博物馆所青睐的模式,其中员工,志愿者,展览设备或重复标本被确定为实践教育集合,可能被用来引发访客回应,触发具有变革性的访客体验,发现影响访客价值观,兴趣或态度的意义。参观者调查表明,最强大的交互式展品是那些参观者可能会以时装为服装对知情指南,博物馆示威者或口译作出回应的人。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可以是博物馆可以提供的最有效的体验之一,尤其是如果员工或志愿者接受培训以引发问题并让参观者参与演示。

交互式展品的很多例子都是机械或电子设备,例如抬起面板盖板来阅读和回答由图形引起的问题,或者按下按钮来点亮三维模型或地图。多媒体计划的发展,特别是过去二十年计算机程序的应用,使得互动式展览更加广泛和富有想象力,特别是在历史和艺术博物馆中展示自然科学和自然科学。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互动展览包括了游乐设施,模拟和虚拟现实体验。还有一个扩展的范围,如监视器上的节目,可以帮助游客想象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该建筑最初站在一个考古遗址,现在已经缩小到它的基础。

2.4 博物馆的学习,意义的交流和知识的塑造

博物馆积极参与知识的塑造,因为它是在几个世纪前建立起来的。它通过展览积极地重新组织他们的空间和藏品,特别是通过展览的意义交流展示自己作为正式学习的环境,自我导向学习和基于经验的非正式学习经常向新的观众展示。

2.5 定义学习

Hooper-Greenhill&Moussouri(2002); Dawson(2006)认为学习是积极参与经验的过程。当人们想要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时,人们就是这么做的。这可能涉及提高技能,知识,理解,价值观,感受,态度和反映的能力。有效的学习会导致变化,发展和学习更多的愿望。

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使用感官输入并从中构建意义。人们在接受学习时会接受培训,因为学习包括构建意义和构建意义系统。构建意义的关键行动是心智发生的心理。身体动作如实践经验对于有效地学习儿童是必要的。但是,我们需要提供参与思想和双手的活动是不够的。学习涉及语言可能使用的语言影响学习。学习是一种社交活动,我们的学习与我们与其他人,我们的老师,同事,我们的家人以及偶然的熟人(包括我们之前或我们旁边的人)在展览中的联系密切相关。学习是上下文的,因为我们不会在与我们其余生活分离的思想抽象空灵的土地上学习孤立的事实和理论;我们知道我们还知道什么,我们相信什么,我们的偏见和我们的恐惧。一个人需要学习知识,如果没有从以前的知识中发展出一些结构,就不可能吸收新的知识。这是渐进的,需要时间来学习,这意味着学习不是即时的。动机是学习中的关键组成部分(Hein 1991:90-91)。

艾蒂安温格(Etienne Wenger,1998:226-228)认为学习是一个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可以应用于各种场合。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方法基于三角测量法。本文只使用定性的方法,这些方法参考了文献综述的目的,即从博物馆学者和专家的角度看待问题的确定,以便为在马来西亚开展公共学习博物馆展览创造方向。大多数文献综述都是基于西方学者在了解成人游客博物馆学习情景的基础上。这是进一步提高和这项研究的稳健性所必需的。这将成为研究马来西亚游客研究的基础理念,因为在对知识形态进行意义交流的研究范围内,对博物馆展览设计的研究有限。

3.1 研究限制

覆盖由奖学金和研究经费设定的参数,资金仅用于马来西亚境内的本地活动(二次数据收集)。本文中有关其他国家的启发信息和数据完全依赖于二手数据。

  1. 发现

研究结果将分两个阶段进行讨论。第一阶段讨论已确定的博物馆学习和所涉及的学习者类型。同样在第二阶段,博物馆展览中精心设计的展示技巧将展现错综复杂的博物馆意义。最后,第二阶段将讨论并得出结论:意义的交流加强博物馆参观者对知识的塑造。

4.1 博物馆学习和学习者的发现

随着展览馆与参观者建立更密切的关系,或许通过认识到他们需要学习更多的责任,或通过通过显示技术传达意义的方式来吸引更广泛的人群。 Dawson(2006)强调,在博物馆环境中,学习者需要成为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学习者通过反思他们的经历并解释他们在提供展览展示的对象中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东西,从而构建自己对世界的理解。

显然,学习总是在博物馆中发生,或者可能发生在通过展览和节目建立的博物馆中,以及在更广泛的社区中作为学校团体访客关于文化团体和互联网的外展节目。学习分为三类:

 正规学习:学校类型经验,教师或员工带领,可能涉及工作表,往往是被动的,可能涉及评估。

 自我导向学习:学习者对某一科目感兴趣或由特定需要(例如学校项目,职业兴趣)驱动的学习者领导。

 非正式学习:意外的偶然遭遇,导致新的见解,想法或对话。

4.2 意义博物馆交流的结果(展览展示技术)

布朗(Brown)(2001)曾声称,无论博物馆是否组织永久收藏陈列,临时展览或两者结合,如果有一系列教育和其他公共计划或活动加强支持,本次展览的参观者体验将得到加强展览的核心讯息的沟通。如果将展览用作通讯设备,那么这些展览的发展将与展览主题保持一致。利用其他媒体和技术可以吸引更广泛的首选学习风格,兴趣水平和智力能力。

这份研究报告已经证实,通过提供媒体和技术选择的方式进行意义沟通,导致了喜欢学习风格的方向以及满足博物馆议程的兴趣和智力水平的吸引力。

  1. 讨论

在定性研究设计中进行的这项研究的结果已经在与游客通过与博物馆中的物体进行交流学习相关的研究结果中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还涉及到访者如何与展览展示有关的学习成果与未来研究和未来展览的益处进行交流。请记住,展览只是可能的博物馆计划中的一种表达形式,有助于为任何特定情况下针对特定主题的最有效的交流工具开启新的新想法。然后博物馆可以决定哪些技术和方法被用于特定的通信目标。大量的研究发现了人类第一次开始沟通的时间,以及如何演变成我们今天使用的无数形式的沟通。有一件事情一旦人们使用物体,他们周围的环境就是用来满足他们本能冲动的工具,以揭露,启发和解释经验方

全文共7786字,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12091],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原文和译文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原文和译文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