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妮与21世纪的精神分析外文翻译资料

 2022-08-17 03:08

DOI 10.1007/s10615-006-0060-6

ORIGINAL PAPER

Karen Horney and Psychotherapy in the 21st Century

Wendy B. Smith

Published online: 8 August 2006

copy; 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Inc. 2006

Abstract Many ideas currently circulating in the psychological and psychoanalytic communities have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theories put forth by Karen Horney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Horneyrsquo;s theoret- ical departures from Freud and an introduction to her then controversial views of motivation and relation- ship. Compatibility between Horneyrsquo;s ideas and attachment theory, self-psychology, intersubjectivity, and the person in the environment is discussed. Two clinical cases are presented, illustrating Horneyrsquo;s the- ory and approach.

Keywords Karen Horney AElig; Theory of neurosis AElig; Basic anxiety AElig; Neurotic trends AElig; Attachment theory AElig; Self-psychology

Introduction

The work of Karen Horney, who died 50 years ago, is remarkably relevant to the problems faced by psy- chotherapist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nxiety, a central and organizing theme in her work, is present in todayrsquo;s world at a level which would have been unimaginable to Horney and her contemporaries. Her

An earlier version of this paper was presented at the 2004

National Meeting of the Committee on Psychoanalysis of the

Federation of Societies for Clinical Social Work in New York.

W. B. Smith (amp;)

School of Social Work,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Los Angeles, CA 90089-0411, USA

e-mail: wsmith@usc.edu

recognition of the role of the family in both engen- dering and mediating anxiety as well as in shaping the individualrsquo;s response to it is today reflected in systems and developmental theories.

Many of her ideas are not only deeply compatible with theories currently circulating in schools of psy- choanalysis, but may also be seen as early versions of notions thought to be newly emerging in the areas of motivation,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sychoanalytic psychother- apy.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some of Horneyrsquo;s fundamental departures from Freudian the- ory, such as her construct of neurosis and neurotic strategies and her view of the analystrsquo;s role. In the contemporary context, I will discuss the ways in which her thinking is compatible with attachment theory, self-psychology, intersubjectivity, and the social work perspective of understanding the person in his environment. I then will offer some clinical material as seen through a Horneyan lens.

Social Historical Context

Karen Horney was born in 1885, in Hamburg, Ger- many, to a Protestant upper middle class family. Her Norwegian father was a sea captain and a Bible reader. Her mother was a free-thinking Dutch woman who encouraged her daughter to pursue medical studies, still a fairly unusual career for women at that time (Kelman, 1967). According to Horneyrsquo;s daughter, Marianne Eckardt, her mother lsquo;lsquo;pursued her profes- sional development with a remarkable sureness of aim. She knew early in her medical studies that she would study psychoanalysisrsquo;rsquo; (Natterson, 1966, p. 451).

Horney studied medicine at the universities of Freiburg, Gottingen, and Berlin and, after entering analysis with Karl Abraham, became a founding member of the Berlin Psychoanalytic Institute. In 1932, Franz Alexander asked her to become Associate Director of the Chicago Psychoanalytic Institute; she stayed 2 years before moving to New York and joining the New York Psychoanalytic Institute. There, her unorthodox views created controversy, and in 1941 she was disqualified from teaching at that institute. In the same year, she founded the American Institute for Psychoanalysis, serving as its dean until her death.

Nineteenth century science had been based on closed systems and determinism; it was in this intel- lectual atmosphere that Freud began to develop his ideas.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saw the beginning of shifts toward less tightly structured views in which degrees of determinism might be recognized and moral and aesthetic values might have a place (Kelman,

1967). This more open, less concrete way of thinking informs and, indeed, characterizes some of the differ- ences I shall outline between Freudrsquo;s ideas and those of Karen Horney.

Horney and Freud

In Freudrsquo;s schema, the present can only be understood in terms of infantile experience. It is determined by the bi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psychosexual structure, which is molded to some degree by environmental forces. Human behavior is seen a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of instinctual and counter instinctual forces within the person, who has a fixed quantity of energy. The three structures of the id, the ego, and the super- ego comprise the person, and neurosis is seen as the result of conflicts among these three structures (Kel- man, 1967).

In a major departure from Freud, Horney proposed that the person was ruled not by the pleasure principle but by the need for safety (Horney, 1945). She rejected the idea that the instincts were the source of all moti- vation; she saw instead a mixture of forces,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at work in creating behavior.

Like Freud, Horney believed that the past is always

contained in the present. Unlike Freud, she viewed people as conditioned by early experience rather than fixated at a given point or stage (Paris, 1999a, b). She focused more on the current character structure than on infantile experien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霍妮与21世纪的精神分析

摘要 目前在心理和精神学界流传的许多理论都有对应卡伦霍妮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提出的学说。本文提供了关于霍妮继承弗洛伊德的理论并发展的概述,并且介绍了她在当时颇受争议的动机与关系理论。关于霍妮的想法与依恋理论、自我心理学、主体间性以及社会人的兼容性做出了讨论。呈现了两个临床案例以说明霍妮的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 卡伦霍妮,神经症理论,基本焦虑,神经质的趋势,依恋理论,自我心理

引言

50年前就已经去世了的心理学家卡伦霍妮,她所研究的内容与二十一世纪的心理咨询师所面临的问题是十分相近的。焦虑,这个她所研究的中心主题,在如今的世界呈现出霍妮和她的时代无法想象的程度。她关于家庭在产生和调节焦虑以及塑造个体对焦虑的反应中的角色的认识被体现在如今的系统发展理论中。

她的许多想法不仅很适用于目前流行的在学校的心理分析理论,同时也可能被视为早期版本的概念被认为是新兴领域的动机、行为、和发展以及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本文概述了霍尼的一些基本违背弗洛伊德观点的理论,如神经症和神经质的策略构建和她对分析师的角色的看法。在当代背景下,我将讨论她关于依恋理论,自我心理、主体间性、理解人在他的环境中的社会工作的远景等理论的适用途径。然后我将通过Horneyan镜头提供一些临床材料。

社会历史背景

凯伦·霍尼生于1885年,在汉堡,德国新教中上阶层家庭。她的挪威父亲是一位船长和圣经读者。她的母亲是一个自由主义的荷兰女人,她鼓励她的女儿追求医学研究,同时她还是一个有着相当不寻常的职业的女性(凯尔曼,1967)。根据霍尼的女儿,玛丽安埃卡特所说,她的母亲“不同寻常地踏实地追求她的职业发展目标。她在早期研究医学的时候就知道她将研究精神分析”(Natterson,1966年,p . 1966)。

霍尼在弗赖堡、哥廷根和柏林大学学医,在跟随卡尔·亚伯拉罕进入分析领域之后,她成为了柏林精神分析协会的创始成员。1932年,弗朗茨·亚历山大让她成为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副主任;她在那里呆了2年直到搬到纽约并加入纽约精神分析学院。在那里,她的非正统的观点引起了争议,1941年,她被取消在研究所的教学职务。同年,她创立了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并担任院长直到她去世。

19世纪科学基于封闭系统和决定论,正是在这种知识的氛围下弗洛伊德开始发展他的理论。二十世纪初可以发现对结构紧密度的决定论的观点开始被意识到并逐渐减少,道德和审美价值开始占据一席之地(凯尔曼,1967)。这更开放,更具体的思维方式,事实上, 一些差异之间的特征我将通过列举在卡伦霍妮的弗洛伊德的思想的大纲中。

霍妮和弗洛伊德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当前的行为只能从婴儿时期的经验来寻求解释。它是由生物学性心理结构发展而来,它认为在某种程度上环境力量塑造人类。人类行为被视为人类体内本能和反本能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那是一种有一个固定数量的能量。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组成一个人,神经官能症被认为是这三个结构之间的冲突的结果(凯尔曼,1967)。

在背离了弗洛伊德的主要观点后,霍尼提出人并不是由快乐原则而是由安全需求支配的(霍尼,1945)。她拒绝了“本能是所有动力的来源”这一想法,相反,她在人的行为的产生中发现了一种同时存在于内在和外在的混合力量。

就像弗洛伊德,霍尼认为,过去总是包含在现在。与弗洛伊德不同,她认为人是受制于早期经验而不是固定在一个给定的点或阶段(巴黎,1999 a,b)。相比起婴儿时期的经历她更关注当下的性格结构,而且她对人的发展以及如何应对她所说的“基本焦虑”特别感兴趣。霍尼认为,基本焦虑是由于孩子童年时期感到不安全或不被爱导致的,使他们对一个可能存在敌意的世界留下无助感(巴黎,1999 a,b)。霍尼提倡关注理解神经质性格结构和防御的当前函数的个体。以基本焦虑为基本概念的理论是她另一个和弗洛伊德的不同的观念。弗洛伊德假定破坏性本能出现在我们所有人身上;霍尼认为,人不是天生的好或坏,但可能在他们困扰的时候由建设性的力量造成负面的环境从而导致破坏性的结果。人们采取的抵御焦虑的防守策略常常会最终成为自我失败或自我毁灭。

弗洛伊德强调生物学上的本能来源和行为缘由。因为生物学是当时十分普遍的理论,他认为发展的过程和他所观察到的人们之间的冲突的过程是普遍相似的。这个假设的结果是由其他因素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被低估,如周围的环境,更大范围的文化、人类发展的可塑性, 以及过了青春期的年龄人类发展重大方面的延续。这些其他因素现在被普遍承认为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因素。

与弗洛伊德不同,霍妮更关注孩子发现自我的环境:家庭,“孩子生活环境中最重要的部分”(霍尼,1950,p . 159),类似的,以及其他更大的社会环境。和其他的“新弗洛伊德学派”,比如弗洛姆和沙利文一样,她认为驱动力是由人际关系、社会、文化力量给予的意义,而不是其他(埃卡特,1984)。性困难,在她看来,是人格障碍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女性心理

文化的影响也许并没有在霍尼违背弗洛伊德的理论的关于女性心理的作品中表现的那么明确。事实上,她所收集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论文在她死后的1967年被发表了出来,正是这件事使霍尼回到了公众的视线。这些论文是写了长达14年间她对女性心理学发展的想法和总结。早在1922年,霍尼开始检验和怀疑对女性问题的经典分析法。1926年,在“女人的迁徙”中,她指出,女性心理的描述是从男人的角度来看的,这样代表了“男人的欲望和失望的集合”(霍尼,1926年,p 56)。她指出,女性在不知不觉中屈服于这些概念,有必要“试图从这男性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hellip;”(p59)。

这里我不会评价她的详尽经典看法的合乎逻辑(或不合逻辑)的分析,包括阴茎嫉妒,这些在女权主义文学过去三十年中占领了许多论文和书籍篇幅。也许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到她坚信文化因素在性观念的形成中有重要的影响,而这种观念在现在已经发展为主流思想,但在她的时代这种观念是激进的。她通过呈现那些先天的或坚定不移的因素在当代同样普遍来批判意识形态理论使女性处于从属角色的观点。然而霍尼告诉我们70年前,女性呈现出一些特征像是不抵抗男人,顺从,受虐狂,依赖性,例如更频繁地选择的男人,所以,她们生活中性爱的机会取决于她们的“本质”是否符合男人所给出的概述(霍尼,1933)。虽然在今天妇女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一个人只需要看一眼时尚男性杂志或任何新闻站就能看到这些杰出人物和女性的经典概念继续在我们的文化中普遍存在着影响力。

霍妮的神经质理论

霍尼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在人类中很常见的内心核心力量,但每个人具有独特的性格。她认为,这种力量,是成长的源泉。她称这力量为“真实自我”(霍尼,1950年,p18)。每个人都需要爱和摩擦或挫折才能健康发展。如果人们在环境中不能爱孩子或“甚至将他想象作为特定的个体,”(p18),他与真实的自我逐渐疏远并发展出基本焦虑。

所有人都有发展策略来应对环境,但在通常情况下——娜威尼康特所说的“足够好”的环境——这些可以依据现状灵活地接受或抛弃。对因为危险的或冷漠的环境而发展出基本焦虑的孩子而言,战略变得极端的和僵化,导致策略间的内部冲突。孩子试图通过制定一个主策略来解决冲突,这通常对他或她有损害。

我将会细节地描述一些策略或解决方案,为了传达的力量和模型的适用性,为了讨论目前其他的理论模型的关系,以及最后,为了下面即将给出的临床例子。然而,首先,介绍霍尼对自我的看法将提供一个基础。

霍妮的自我认知

霍尼总结自我的三个版本:真实,理想和实际。真正的自我(见上)指的是每个人现有的可能性,包括性格、天赋、能力和倾向。这是自我价值的来源,一个健康的良知,和活力。真正的自我,这是一个“自我”不能在没有一个积极的环境的情况下开发完全(霍尼,1950;巴黎,1950年)。

理想的自我出现在因环境问题所产生的焦虑中。当孩子不足以从重要的人那里获得积极的或是确定的反应的时候孩子就离真实的自我越来越远。他/她试图通过幻想/敌意理想化的自我以解决孤立的感觉,通过想象的承诺感到肯定同一性和内在需求的满足和安全感。能量从实现真正的自我转向实现理想化的自我的目标,当然,这不可能实现,因此这是一个“不可能的自己”。霍尼将追求理想自我比作“寻找荣耀”。这个研究涉及到对完美的追求,神经质的野心,以及通常情况下,对报复性胜利的需求(霍尼,1950)。重点要注意的是,理想自我也包含那些不能实现幻想和不能达到预期的被轻视的自我。

轻视自我或图像源自未能满足夸张的理想化的自我的补偿要求。自我憎恨源自于理想化的自我对实际的自我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标准的不满。霍尼对于“理所应当的暴政”的概念(霍尼,1950),描述了强大的达到一个宏大的自我概念的需求,从而避免在敌对或冷漠的世界中难以忍受的无助和软弱的意识。因此, 这种“应该”常常是极端的,如“我应该总是被别人所理解”,或“我应该从不能感到被人伤害”。

最后,真实的自我被描述为是缺点和优点、策略和努力这些人类当前生存的本质的混合物。在良好的情况下,真正的和实际的自我是互相接近,在不那么积极的情况下,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巴黎,1999)。

霍妮和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越来越处于心理和精神分析思想的前沿。它基于行为学,进化理论,认知心理学,和对象关系的理论,它强调人出生开始生物功能之间的亲密情感纽带的首要地位。正如我所指出的,凯伦霍妮也认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尤其是家人,是动机、行为以及真正意义上性格结构的基本塑造者。我们可以在她制定的关于侵犯、取消、顺从的策略中看到动物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如上帕里斯所说(1994年)人类复杂版本的防御在动物王国的基本机制是:战斗、逃跑和服从。

依恋理论认为,个人组织他们的行为和他们的自我和世界观(内部表征)与他们的照顾者在他们的早期生活中的经历有关。这些观点和行为特征变得持久且有连续性。依据霍尼的趋势统计或解决方案,他们往往会失去适应性:在这两个理论中,是什么开始成为一个适应性反应将会变成一个人的特征。

有一点是没错的,那就是霍尼,她的理论脱离她的临床观察,比如观察成人精神病患者,相反,她的依恋理论来自于观察婴儿和他们的照顾者们。有趣的是,这两种理论所描述的策略有显著的一致性,在两者中,这一战略的目标是安全。在这两个系统,健康发展取决于使用全方位的策略的能力。在依恋理论中,这表现为能够使用基础的安全以及能够远离基地探索环境 (Feiring,1983)。

安全依恋的儿童 (文学中称为B组)可能属于任何四个亚型,最能够探索和最不需要接近,以及最需要接近和最无法适应环境。尽管大多数安全的依恋不会被认为是霍妮理论中的神经质,那些在这个范围边缘的群体朝着过于顺从的方向发展就很类似于自我封闭了。

C组是那些抗焦虑的依恋,听起来很像那些采用霍尼广泛的解决方案的人。他们对身为照料者而矛盾,因为分离而痛苦,但不适合接触。他们可能是敌对的和控制欲强的,并且处于渴望的矛盾中。

A组,那些逃避型的依恋,显然是类似于霍尼分离顺从的解答。他们避免与照顾者接近或互动,他们探索世界,但远离的人。他们对别人的期望的很小,选择避免冲突而不是经历或解决它。

而我们说的D组,那些混乱,迷失方向的依恋模式,对应霍尼的哪个模型呢?依恋理论家认为这些人不能建立一个连贯的对策(Main amp; Solomon, 1985),因此,没有一个对策可以支配。无法使用任何成功的对策,他们找不到真正的解决方案。他们既不能形成的人际关系,也不能完全避免这些。他们可能被过度或强制顺从,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自闭可能占主导地位,但还是避免或试图避免中断这些行为。这样的人可能无法在任何方向构造一个理想的自我:他们太弱小。

霍妮的心理疗法

不论霍妮对于人际关系和内心对人类行为影响的基础性理解是多么的现代化,霍尼在心理治疗上的观点与前辈一致。她关于治疗关系以及精神分析医师在里面的角色的观点对现在的人以及亲属而言相当和谐,让人好奇她怎么没有被而今的培训机构奉为教授的典范。

霍尼关于疗法的观点是基于她对文化的理解/人际关系对神经症的影响,持续发展的本质、病人目前显示在与治疗师的互动中的防守策略的性质和功能。她建议,治疗的目的在某种程度上是减轻病人的焦虑,他或她能够放弃神经质的趋势和放弃一步实现理想化的自我,从而允许进一步自我实现和获得成长(帕里斯,1999 b)。

她很重视自我实现和发展。弗洛伊德强调的驱除神经质的症状和增以及享乐和工作的能力。沙利文的目标是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霍尼补充人际关系的改善不仅是与他人的还是与自我的,就像在各方面获得更大的自由,内心独立以及自我实现 (霍妮,1956)。

病人的动机——减少痛苦和展现一个真正的自我——至关重要:治疗师必须使病人主动并且想方设法促进合作(霍妮,1946巴黎,1999 b)。病人的任务是尽可能完全的表达自己,尽量意识到自己无意识的驱动力和影响,并改变这些打扰病人和其他人的行为模式(巴黎,1999 b)。无意识的力量,用Horneyan的话来说,与早期童年的压抑内驱力并没有太多关系,与神经质的趋势之间的冲突以及主导地位的要求关系更深刻 (帕里斯,1994)。移情和反移情作用同样来自并且由性格结构表达,由此,我们可以洞察人的防御和冲突的本质(霍妮,1939)。引发的症状被视为性格神经官能症,这是治疗的焦点(M.H.埃卡特,未发表)。

霍尼形容治疗师的任务是观察、理解、解释,帮助抵抗,以及所谓的“普通人道帮助,”一个短语,指的是一种友善的态度和认真的兴趣,关于帮助病人认为他/她自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504309],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原文和译文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原文和译文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