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廊道动态旅游系统构建研究——以京杭运河(杭州段)为例外文翻译资料

 2022-03-29 08:03

英语原文共 13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遗产廊道动态旅游系统构建研究——以京杭运河(杭州段)为例

X. Jin1,2 amp; J. G. Wang1,2

1 中国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2 东南大学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

摘要

传统的遗产廊道被认为是区域遗产保护的一种策略,它与城市绿地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作为一个大规模、线性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遗产廊道景观具有与市民生活和游客参观体验息息相关的动态旅游体系。在前面的相关研究中,我们介绍了景观视觉注意度的概念。然后通过对遗产廊道景观的视觉评价标准和动态旅游景观特征的研究,建立了多因素交互模型影响下的定量视觉评价系统。在此基础上,以京杭运河(杭州段)为例,深化了方法层面的研究和实践层面的实践。一方面,通过建立景观视觉关注度的成对比较量化方案,优化了不同移动模式下的遗产廊道景观视觉评价方法,并在多个影响下改进了一个定量的视觉评价模型。因素。另一方面,通过对遗产廊道周边城市环境的分析,结合计算机可视化技术,构建动态旅游系统,以提高遗产廊道的整体景观视觉感知和景观形象。

关键词:视觉感知;京杭运河;动态旅游系统;可视化;景观视觉注意度

1引言

遗产廊道的概念起源于美国,这意味着一个线性景观有一套特殊的文化资源,包括河谷、运河、道路、铁路线等。它也可以指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线性廊道,将单个遗产点串联起来。

传统遗产廊道被认为是区域遗产保护的一种策略和城市绿地系统的构建方法。然而,遗产廊道景观不仅被视为具有遗产保护价值的独立景观,而且被视为与人类密切相关活动和社交对话。遗产廊道的景观,即河岸周围的城市空间,具有历史和景观特征。它也是未来城市生活、城市旅游和城市工业发展的中心,在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政府和市民开始更多地关注其景观功能。

与静态观测相比,动态旅游系统具有不同运动模式下的运动视觉感知,从而形成对城市景观的感知[ 1 ]。遗产廊道景观作为一个大规模、线性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有着与市民生活和游客参观体验息息相关的动态旅游体系。

动态旅游体系的构建包括优化现有的慢行旅游线路和规划新的旅游线路,这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理想状态下不同运动模式的视觉评价。另一个是遗产廊道周围的城市空间环境影响,包括公共交通、景观资源、基本参观单位和现有的旅游线路。

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多因素交互作用模型下的定量视觉评价体系,深化了方法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研究。然后提出遗产廊道景观视觉评价方法的优化和遗产走廊景观动态旅游系统的策略。一方面,完善不同运动方式下遗产走廊景观视觉评价的数学模型。另一方面,我们更多考虑城市环境的影响,结合计算机可视化技术,构建动态旅游系统,提升遗产走廊的整体景观视觉感知和景观形象。我们认为该方法将有助于对遗产走廊动态旅游系统进行客观准确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普遍性。

2 素材与方法

2.1 研究领域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古运河,也是最古老的遗产走廊之一。它有2500多年的历史,并且仍在使用中。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政府和公民开始更加关注景观功能。

本文重点介绍大运河的杭州段,长约54公里,宽约45至150米,从南部的三堡导航锁到北部的杭州界(如图1所示)。本文研究区域大运河两侧宽500-1000米,面积约94平方公里,与内河7条河流和人工渠道相通。

图1 大运河的位置图

大运河与杭州其他河流系统相辅相成,横贯主城区,也是杭州水网系统的主体。此外,大运河与杭州的历史背景,未来发展,公民生活和城市形象密切相关。它穿过不同的行政区,连接城乡。沿江地区具有复合城市功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此外,它有丰富的沿海景观元素。从北向南,从郊区景观向大都市景观存在演变趋势。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动态旅游系统由行人系统,慢行自行车系统和观光船系统组成。但是,目前的状态不能完全满足这些功能要求。因此,对大运河动态旅游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2.2研究方法

我们在前面的相关研究[2]中引入了景观视觉关注度的概念,即对不同景观要素的视觉关注度。通过对遗产走廊景观视觉评价标准[3]和动态观光特征(如图2所示)的研究,建立了一个受多因素交互模型影响的定量视觉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景观视觉关注度的量化方法,尝试改进受周边城市环境影响的遗产走廊景观视觉评价数学模型。采用可视化技术[4],最终构建了动态旅游系统 大运河(杭州段)。

图2:不同运动系统中视觉人物的插图

2.2.1不同运动系统的景观视觉评价

根据遗产走廊的景观组合特征,并结合视觉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基本思想[5],将景观评价要素划分为三个层次要素和九个系统层要素[2]。然后,我们将遗产走廊的景观视觉评估转换为双侧城市立面的评估,并建立相应的量化评估标准。之后,我们对涉及的每个元素进行评分以获得该视觉评估值T。因此,TUO, TAFTVP分别表示城市轮廓,建筑形式和视觉感知的得分。符号 SnUO用于表示城市轮廓中评价要素的得分,n = 1,2,3分别表示轮廓节奏,轮廓识别和轮廓波动。 同样,SnAFSnAP被定义为建筑形式和视觉感知中每个元素的得分。

最高分数为10,这意味着不需要修改,最低分数为0,这意味着修改是不可避免的。TUO, TAFTVP可以通过总结所有元素的得分来计算:TUO=sum;3n-1SnUO, TAF=sum;3n-1SnAF, TVP=sum;3n-1SnVP。同时,我们引入了概念Em-c来表示景观视觉注意度,即不同运动系统中景观视觉评估的每个元素的权重,其中m代表运动模式,c代表不同的分类层元素,例如,Ebi-uo表示慢轮系统中城市轮廓的景观视觉注意程度。 我们有与方程(1)的关系。 同时,不同运动系统中的遗产廊道景观X分段的视觉评价分别定义在以下等式(2)-(4)中。

因此,不同运动系统中遗产廊道景观X分段的视觉评价分别定义为方程(2) - (4)。

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运动系统的景观视觉评价不仅与客观景观质量有关,还与景观视觉关注度有关。此外,通过在客观多因素交互模型的影响下生成量化视觉评价系统,量化景观视觉评价结果,为后续动态旅游系统的建立做好准备。

2.2.2景观视觉注意度的量化

在不同的运动系统中,人们可能对每种景观视觉元素都有不同的关注度;同时周边城市的环境差异也会影响这些关注度,即三类层次因素在景观视觉评估中可能占有不同的比例。为了量化景观视觉注意度,基于决策中的因素分析,我们进行相对重要性的两两比较以构建判断矩阵。计算的特征向量表示这些视觉元素在不同环境和运动系统中的相对权重,并且可以被指定为对应的景观视觉注意度Em-c的值。这里,ai,j 用来表示视觉元素 Xi Xj在特定运动系统中的视觉评估的相对重要性,其判断矩阵表示为A=(aij)n*n其中n表示所涉及的元素数量,纸张n = 3。我们利用九点量表和它们的倒数作为ai,j的尺度来表示表1中显示的相对重要性。

表1:景观视觉关注度的大小

为了概括,我们将城市轮廓,建筑形式和视觉感知分别视为因子X1,X2和X3。因此,参数a23表示建筑形式与视觉相比的重要程度Vol. 2。a21表示其与城市大纲相比的重要程度。同样,与城市轮廓相比,视觉感知的重要程度由参数a31表示。在每个运动系统中,通过3次配对比较,我们可以构造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得到每个视觉元素的定量权重它的特征向量。以一个景观分段的步行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在三个层级因素中,建筑形式比城市轮廓(a21 = 9)更为重要,并且比视觉感知(a23 = 7)更为重要。视觉感知比城市轮廓(a31 = 3)要重要得多。因此构造的判断矩阵A如下所示,该矩阵的特征向量为(0.069,0.776,0.115)。

为了检查过程的合理性并避免矛盾或不一致的结果,我们需要进行一致性检查。矩阵的一致性指数(CI)可以通过CI =(lambda;max-n)/(n-1)来计算,其中lambda;max是矩阵的最大特征值。该集合的一致性比率(CR)是CR = CI / RI。RI表示随机索引,并表示大量随机生成的相同顺序矩阵的平均CI。由于在我们的系统中n = 3,RI是0.58。当CR lt;0.1时,一致性被认为是可接受的,所以我们通过矩阵得到的权重可以被用作视觉元素Em-c的感知,以客观地表示每个视觉元素的效果。

在上面的例子中,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是lambda;max(A)= 3.082,所以我们得到CI = 0.041。其一致性比率CR = 0.0708 lt;0.1,表明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 因此,我们将Ew-uo = 0.069,Ew-am = 0.776和Ew-ve = 0.155作为行人系统中视觉元素的权重。

因此,利用不同运动系统元素之间两两比较构建的判断矩阵,可以得到已通过一致性检验的不同元素的权重值,确定视觉注意度Em-c的值,进而可以计算出景观视觉评价对不同运动系统遗产廊道的影响。

2.2.3动态旅游系统的建设

动态旅游系统的建设包括优化现有的慢速系统旅游线路和规划新的旅游线路。考虑到景观遗迹走廊的特点,我们知道动态旅游系统的运动模式主要有:步行,慢骑,观光船,缆车,旅游巴士等。由于不同运动系统的视觉感知差异,动态旅游系统的建设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理想条件下不同运动系统的视觉评价。另一个是遗产廊道周围城市空间的环境影响,包括公共交通转换点,景观资源,基本访问单位和现有旅游线路。

通过建立多因素量化视觉评价体系,确定不同的参数和权重,可以得到遗产廊道景观视觉评价结果的得分分布。当评分在21以上时,我们将其定义为一级区域,我们鼓励人们在这个地区旅游。当分数介于9到21之间时,我们将其定义为二级区域,我们建议在提高景观质量之后规划适当的旅游路线。当分数低于9时,该分区需要进行特殊的景观改造,而不是适合当下的游客。

根据不同运动系统中视觉评估的得分分布,我们更加关注连接一流地区。 然后考虑公共交通转移点,景观资源,基本参观单位和现有旅游线路,为不同的运动系统规划新的旅游线路。因此,通过科学有效地构建遗产走廊动态旅游系统,可以改善遗产走廊的整体景观视觉感知和景观形象。

3分析和结果

3.1经典分部的研究

大运河东侧由长王路至文惠路段,标号为L31,如图3所示。长1200米,宽50米,建筑物以商住为主。大多数参与者都是周围的居民和一些游客。本小节的主要动作模式是行人主义,慢骑自行车和观光船。根据提到的景观视觉评估标准,我们对所有三个类别层次因子和九个系统层元素进行评分,如表2所示。

图3:L31小节的城市连续立面

表2:L31小节的景观视觉元素的得分

开放性,我们确定了不同运动系统中所有景观视觉元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如表3所示),从而得到景观视觉注意度和景观视觉评价得分的量化值。

表3:慢行自行车系统和观光船系统中视觉元素的相对重要性等级

根据景观视觉关注度的量化方法,考虑河流宽度,河岸建筑高度及其开放度等因素,确定不同运动系统中所有景观视觉元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如表3所示),从而我们可以得到景观视觉注意度和景观视觉评价得分的量化值。

考虑到本节的周边城市环境,我们发现尽管景观尺度满足景观单元在行人和慢车运动模式中的基本要求,而周围的景观资源和公共交通转移点都是相对丰富的,本款只适合规划行人而不适合慢骑自行车旅游路线,因为缺乏慢车自行车转运点。另一方面,观光船系统的景观视觉评价得分低于标准值,但我们仍建议保留已经存在的观光船旅游线路。我们期望提高植物的河滨绿化率和色彩丰富度可以增强观光船系统的景观视觉感知。

3.2大运河动态旅游系统的建设

大运河(杭州段)动力旅游系统的建设包括对现有的慢行系统旅游线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469087],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原文和译文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原文和译文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