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蓄难题与生命周期假说外文翻译资料

 2022-12-28 03:12

中国储蓄难题与生命周期假说

FRANCO MODIGLIANI and SHI LARRY CAO

摘要:在当今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和低迷的情况下,中国以其持续的高增长脱颖而出,这或许是由于1978年开始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是中国家庭储蓄率的爆发式增长,近几年,中国家庭储蓄率达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水平,而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私人储蓄率也在下降。例如,1994年,我们估计中国的家庭储蓄收入比接近34%,与日本60年代的经验相当,尽管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仍远低于工业化国家(见图1)更令人惊讶的是,回顾战后中国家庭储蓄的历史,人们发现,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节俭'的中国人并不那么节俭,平均家庭储蓄率低于5%。本文试图利用佛朗哥·莫迪利亚尼和R开发的生命周期假说(LCH)的框架来解释储蓄率中苏登突飞猛进的明显悖论。

关键词:家庭储蓄率 ;生命周期假说( LCH模型);通货膨胀率;中国

1.介绍

LCH最初被认为只对发达市场经济重新起作用。2002年中国人均收入仍低于世界第100位。根据世界银行的说法,在我们的例子中,政权发生了急剧的转变,从高度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因此,检验LCH模型对中国的解释力,不仅有助于为中国个人储蓄率的剧烈变化提供合理的解释,而且对LCH模型在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更大环境中的适用性具有理论意义。

基本数据

表1总结了1953年至2000年中国的收入和储蓄情况。重要的是要记住,个人储蓄(见数据附录)不是像国民收入账户(NIA)中的传统那样衡量(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这是由于不可用所需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使用另一种pproach,从概念上讲,该pproach 应产生 NIA保存的估计值,但测量错误除外。它包括衡量个人储蓄(每年)增加的个人财富。我们估计的计算显示个人财富的增长,W(t)-W(t-1),是两个组成部分的总和:

1.首先是无形资产清单A(t)-A(t-1)的增持。我们已努力使相关列表资产尽可能全面,在我们所涵盖的期间内,由于选择非常有限而促成了这一任务。我们包括的资产基本上包括名义资产(货币、存款和政府债券)。

2.第二个组成部分是估计一些主要有形物(例如私人住宅)存量增加。在这里,我们用“I”的估计投资流量来衡量储蓄的利用率。因此,S = [A (t)–A(t–1)] I = I e在那里

I是总投资。最后的平等旨在强调,我们的储蓄衡量标准在逻辑上与传统标准相等,但两种估计可能因任一或两方面的测量错误而有所不同。

我们衡量收入的指标是通过将消费总额(官方的消费总额)与上述储蓄金额相结合得出的。这种方法衡量'可支配'收入,这实际上是非常接近个人收入,因为在最近十年之前,没有重大的个人所得税。实际上,我们的储蓄比率是估计资产积累与消费和积累之和之比。表1显示,1953-78年改革前家庭储蓄率相当低。 1962年至1964年的低储蓄率,第一年为负值,是连续三年严重自然灾害的结果,可视为一种暂时现象。但是,即使没有这三年,从1953年至1978年的储蓄率也不到5%。 总之,很明显,在此期间,家庭积累并不多。此外,即使实际人均收入增加了60%,储蓄率也没有表现出任何明显的积极趋势(见表1和图1)。值得注意的是,在这25年中,增长率相当温和。平均每年不到5%。 在经济改革后的22年中,估计储蓄率从1978年的5%稳步上升至1994年的34%,2000年仍达到24%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数据不包括养老金分配或投资于政府债券以外的金融证券。在第一次撰写本文时,我们不知道可靠的时间系列养老金数据。股权证券和共同基金的投资直到近年来才变得重要。然而,1999年和2000年流通货币和存款增长放缓,当然部分与这些年流入股市有关(1999年为890亿元,2000年为1024亿元。尽管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政府开始尝试将养老金资产集中到地方或省级政府之下,但中国的养老金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由个别公司经营的零散的即用即付制度。共同努力为系统带来了更高的可信度。人们可以从1990年代养老金分配的快速增长(见表2)推断,这将对人们养老的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

储蓄行为的替代模型

3.1标准凯恩斯主义模式及其原理

在标准的凯恩斯主义模式中,储蓄应该完全取决于当前的收入。此外,储蓄与收入比率预计将成为收入的一个增加功能。即,随着一个国家内部或国家间人均收入的增加,国民储蓄率将上升。因此,保存函数通常与线性形式相近:S = s0 sY (1)表示 (1rsquo;) S/Y = s s0 /Y, s0lt;0.

人们普遍认为,这种模式可以用来解释相对贫穷的国家的储蓄行为。究其原因,是低收入者在年轻时可能负担不起足够的储蓄水平,无法支撑老年消费,或者至少不能像高收入人群那样多。使资源的间断转移的能力是生命周期假说(LCH)的基础。即使人们接受了这个推理,把富人和穷人分开的路线,如果有的话,也只能是经验上的。我们认为,LCH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取决于一个足够大的家庭核心的存在,这些家庭能够继承资源,以提供老年在斯坦敢的生活与退休前相称。我们假设中国很可能有资格,特别是考虑到两种情况。首先是缺乏国家公共养老金制度(社会保障),直到最近十年才有其他养老机构。下文讨论的第二个问题是,传统上,过去几代人的养老来源是儿童。这一传统受到1970年代开始的政策的严重限制,该政策将每个家庭的儿童人数限制为一个。

3.2生命周期假说(LCH)模型及其对稳定增长的影响

LCH的基本和新含义是,国民储蓄率,S/Y,与人均收入无关,而是取决于长期收入增长的速度。这一结果在许多早期的论文中得到了证明,特别是莫迪利亚尼的诺贝尔演讲(莫迪利亚尼1989年)。对先前的示威活动进行简短的总结就足够了。

该模型从经典的费舍尔假设开始,即个人通过最佳分配生命资源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在当前和未来的消费之间。因此,它确定寿命长短,而不是当前收入,作为预算限制。这一假设与假设相结合:1) 对资源分配的稳定偏好与生命收入规模无关:2) 按年龄划分的稳定资源路径将产生储蓄与收入和财富与收入比率的稳定年龄模式。现在,假设总收入以恒定的百分比及时增长,比如g首先考虑一下,增长完全是由于人口以这种速度增长,而人均收入仍然不增长。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年龄组,以及总消费和收入,都以g的速度上升,但消费与收入、储蓄收入和财富与收入的比例是恒定的。因此,对于任何给定的g,国家财富是亲部分的收入或W=wY,其中w是一个恒定的,是独立于收入(虽然,可能依赖于g)。由于储蓄是财富的增长,我们可以推断:S/Y = W /Y  w Y/Y  w g 如果,即收入增长率,即储蓄率独立于收入。相反,它与收入增长率有关。如果增长率是稳定的,比如g,那么S/Y应该是一个恒定的,wg。平方说,如果收入是固定的,那么财富也是固定的,储蓄将是零,而人均收入则更少。当增长是生产率(人均收入)增长的结果时,类似的问题也成立。此外,储蓄与增长之间的关系似乎并没有受到增长来源的太大影响。即,对于给定g来说,w的价值似乎并不十分不同,无论是由于人口稳定增长,还是生产力增长,还是两者的某种混合。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只要收入增长相当稳定,LCH所暗示的储蓄功能可以写成:

S/Y = s0 s g = e(2)

其中的'0'应接近于零,s'应显著为正,e是一个随机错误术语(iid)。得出上述结果的另一种方法是认识到,先前关于消费和收入路径的假设意味着总储蓄是收入和财富的线性(同质)功能。人们很容易表明,这种等式意味着,如果收入正以一个连续的速度增长,储蓄财富-收入比率将趋于(无缺陷)为常数,因此S/Y将倾向于满足等式(1)。

3.3经济不稳定发展时的LCH 消费功能

3.3.1人口增长与人口 结构

正如莫迪利亚尼(1970年)指出的,根据LCH,储蓄率随着人口的稳定增长而上升。但这种关系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真正影响储蓄率的是人口结构。特别是,工作和非劳动人口之间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后一类人往往减少国家家庭储蓄,因为它消费而不产生收入。非工作人口包括退休人员和那些太年轻而不能正常就业的人。拿铁r 将在本文中称为 '未成年人' 。人口结构可以预见地与人口增长相对相关,如果,而且只有当增长已经稳定了足够长的时间,使结构达到这种增长的平衡点。

当人口增长在一段时间内变化时,不同年龄组的人数以不同的速度增长。那么,目前的增长率将没有系统相关的人口结构和储蓄率。由于过去半个世纪出生率和特定年龄的死亡率的大幅波动,这些考虑在中国案例中显然具有相关性。在这种情况下,莫迪利亚尼(1970年)认为,人口增长应被上述人口结构的直接微量结构所取代。他表明,根据许多国家,退休人口(65岁及以上)和劳动预科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20至65岁)的比例对储蓄比率产生了强烈和显著的负面影响。对于中国来说,在一些初步探索的支持下,有一些考虑,使我们得出结论,关键的人口变量是就业人口与未成年人数量之间的关系,后代为E/M。一个人被归类为成年人的类型年龄因国家而异。它往往随着发展程度而上升。对于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中国来说,我们的结论是,在十五岁前,人们可以被归类为未成年人。

我们要强调的是,在我们研究的这一时期,这种变量,即E/M,对于中国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它与一个与文化相关的变量——出生率——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出生率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很大。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年轻一代愿意照顾家里的长辈,而长辈们则把房子和其他资产留给他们的老人。换言之,经济单位是大家庭,而不是核心家庭。在这种制度下,儿童是生命周期拯救的有效替代品。因此,当严格的节育措施在1970年代生效时,作为儿童替代品的生命循环(有形)资产的积累变得更加重要。人们也可能认为,即使中国的节育政策没有发生,世俗趋势1)更多核家庭;2) 家庭从其祖籍地迁徙;3)无论如何,对长辈来说,少一些懒散会减少儿童作为储蓄替代品的作用。

不幸的是,关于未成年人的官方资料只在选定的几年内提供(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和2000年)。然而,正如所料,它与15年前记录的出生数量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利用这一数据系列,每年提供,插话之间的年,我们有官方信息。6出生率显示在图 2 中。 E/M和S/Y显示在图3中。 E/M反映了节育政策和经济扩张的有效性。直到70年代中期,它相对持平,然后明显而稳定地增长,持续约15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很明显,S/Y遵循E/M的趋势。这两条曲线的接近性,经0.95的简单相关性证实,表明紧密契合不仅反映了E/M对储蓄率的通常影响(通过'少用嘴喂'效应),而且部分地反映了节育政策对养老积累财富动机的影响。 1994年以后,随着S/Y开始下降,两个系列的密切相关性减弱,而E/M继续上升。

3.3.2模拟人均收入增长率的永久变化

关于生产率增长部分,基本假设在(2)中述述。但有一个问题,即(2)已证明是LCH在持续和稳定的收入增长趋势下的暗示。现在很明显,中国的增长率还远未稳定下来。直到70年代中期,平均为2%左右。然后,它几乎单调地上升,在90年代初达到10%以上,并在90年代末再次下降。一个可能第一个近似值可以通过衡量增长趋势来获得,不是通过曲线租金或最近的增长(这将是相当不稳定的),而是通过过去几年中长期的平均年增长率。原则上,期限应较长,但须视数据可用性而定。就中国而言,数据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因为我们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估计从1953年开始,到2000年结束。我们有48年的数据。使用非常长的时间会导致我们的大部分样品丢失。我们通过衡量每年的增长趋势,并利用过去十四年的平均年增长率(第一至第十五年),达成了一个承诺。这一过程导致了前15个观测值的丢失,留下了34个观测值的样本(1966-2000年)。然而,下面提出的许多结果有使用整个样本获得,并按所有可用年份的平均年增长率(至给定年份)近似前十四年的增长率。 此过程产生 43 个观测结果(1957-2000 年)的样本。这种近似是'勇敢的',但早年很重要,因为它们与后来的年数大不相同,我们认为,这种方法不太可能造成严重的偏见,因为在早期,增长相对稳定,而且相当小。

储蓄率和人均收入增长趋势显示在第4图。人均实际收入曲线与S/Y从60年代的低谷到90年代中期的峰值大幅波动非常密切。 最后,S/Y减速的速度快于增长趋势。此差异将在下面解释。总的来说,该图提供了令人惊讶的强大支持 LCH假说作为中国储蓄的解释。

十五年平均增长率是估计增长效果的基本变量。我们将对这项措施作出一些改进,其中考虑到对近期增长率产生不同影响的可能性。

3.4通货膨胀的作用

3.4.1通货膨胀对收入和储蓄计量的影响

在此期间,价格变化(通货膨胀)的存在带来了一些衡量问题。首先,在显著通货膨胀的前提下,必须消除当前(名义)和实际价值之间的矛盾。后者在概念上以不变的价格衡量。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依靠的是真实值(即以不变价格衡量,通过放气估算)

按整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1950=100)分值。

通货膨胀是另一个普遍被忽视的问题。从根本上说,问题产生于储蓄是收入和消费的区别。消费定义得很清楚,但收入和相应的储蓄可能具有许多不同的定义。在没有通胀的情况下,这些不同的措施都是一致的,但在出现明显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可能相当次要的不同。此外,这些不同的措施对通货膨胀的反应也不同。备选措施简要如下:

1.S (1),国民收入账户(NIA) 个人储蓄定义为税后个人收入净额、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英语原文共 26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70914],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原文和译文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原文和译文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