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区降雨量对不同植被覆盖土壤水分 的影响外文翻译资料

 2022-12-11 07:12

英语原文共 7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外文翻译

中国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区降雨量对不同植被覆盖

中国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区降雨量对不同植被覆盖土壤水分

的影响

原文来源:Shuai Wang,Bojie Fu,Guangyao Gao,Yu Liu,Ji Zhou. Responses of soil moisture in different

land cover types to rainfall events in a re-vegetation catchment area of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CATENA,

Volume 101, 2013, 122 – 128

要:在过去几十年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导致了中国黄土高原植被覆盖面积显著增加,植物群

落影响土壤水分的供给和利用,特别是水分进入土壤的过程。这与在半干旱黄土高原降水转化为土壤

有效水分有直接的关系。一次对典型土地覆盖土壤动态水分与降雨的相关性测量研究在一个植被恢复

集中区进行:智能探头分别插在 6 个不同深度的地表下面,地表植被分别为:草(须芒草)、半灌木

(蒿)、灌木(绣线菊)、树(刺槐)、和作物(玉米)。然后再以 10 分钟为间隔周期 60 天记录土

壤体积含水量,时间为 2011 年的生长季节。土壤湿润锋和累计渗透水提前已经进行测量。降雨具有

较大的不同强度的偶发性,土壤水分主要是通过 3-4 次七八月期间的强降水补充。5 个植被类型的平

均土壤含水量剖面可以排序为:作物gt;草gt;半灌木gt;乔木gt;灌木,这种关系显示出水分含量在时间上的稳

定性。不同的土地覆盖类型显然影响了水的渗透,和进入植被覆盖区的水分总量。在研究期间半灌木

区域土壤在降水量(227 毫米)表现出最高的总渗透量(164 毫米)。草区域有 156 毫米的渗透量。

树木区域一共有过 154 毫米的降水和 97 毫米的渗透量。灌木区域渗透量为 136 毫米,作物区域渗透

量最低(83 毫米)。天然牧草表现出快速渗透和湿润锋能达到更大的深度。

关键词:土壤水分;植被恢复;生态水文;植被覆盖;黄土高原

1.前言

流域水循环包括降水,植物截留,穿透,树干流,渗透,蒸发,蒸腾。土壤水分含

量的变化是整个循环的中心和地球系统研究的中心和一致的主题( Legates 等,

2011)。在土壤水分变化方面,水分循环过程可以简单地分为两个部分:输入和输出

(Qiu 等,2011)。植物群落通过这两个过程影响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特别是输入过

程,这直接关系到有限的降水转变成存在于土壤的根区和可供给植物利用的土壤有效水

分(Mahmood,1996)。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降水是土壤水分唯一来源。了解降雨入

渗过程和数量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它们代表了小流域水循环的初始阶段(Wang 等,

2008)。

植被和水分之间的关系是生态水文的中心主题,它被广泛的讨论并且是许多重要的

新进展的学科(Li,2011)。土壤水分含量已被证明能控制植物群落的建立,这反过来又

影响到土壤水分补给和利用(Legates 等,2011)。植被在植物冠层的基础上直接通过降

雨分配影响土壤水分的注入,也就是说,降雨过程分为林冠截留,穿透雨(净降水量)

和树干流(Li,2011;Marin 等,2000)。通过植物冠层拦截降水不利于土壤水分补给

(Llorens and Domingo,2007)。穿透雨和树干流的输入直接影响土壤水分补给的时空

变化(Durocher,1990;Iida 等,2005;Levia and Herwitz,2005)。这三个过程都依赖

于生物(树冠)和非生物(气候)二者综合的因素,例如地表区域和降雨特性(Levia

and Frost,2003,2006)。渗透、表面径流和蒸散已被确定为决定土壤水分含量关键因

素(Wang 等,2012)。Murakami(2009)发现树干流的产生可以随林分年龄而变化。Li

等(2008,2009)评估了三个半干旱的灌木(红柳,柠条和红砂)的树干流及其影响中

国的半干旱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的提高。研究发现,土壤灌木茎根部周围的区域水分含量

显著高于灌木冠层以外的区域。这项研究表明,保存在深土层的灌木树干流可以为干旱

条件下的植物生长营造一个有效的水分源,并且植物根孔是树干流水分最快运动进入土

壤优先途径。Pan 和 Wang(2009)、Wang 等(2011B)进行类似的实验得到一致的结

1

果。较小降雨通常会只影响土壤的的最上层几厘米和容易通过直接蒸发掉的土层,因此

土壤水分是主要由大型降雨影响(Schwinning 和 Sala, 2004)。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植被类

型的土壤含水量格局被很好地研究,并且相关数据在过去的几十年较好的记录。研究表

明,裸露的土壤比被植被覆盖土壤有较高的水分含量,而且一年生的作物和禾本科植物

比森林有较高的土壤水分含量(Fu 等,2003;Qiu 等,2001)。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人口增长导致黄土高原的环境的破碎和退化(Fu 等, 2000;Su

等,2011)。从 1998 年开始,中国政府实施了退耕还林政策,以防止黄土高原地区自然

生态系统的进一步恶化。其中一个项目的最紧迫的任务涉及植被的恢复,因为其在水土

保持方面的关键作用(Wei 等,2012)。植被恢复会造成植被覆盖的增加(Xin 等,

2008)、改良土壤养分水平(Zhou 等,2008)和恢复土壤的物理性质(Vallauri 等,

2002)。然而,植被恢复也加剧水资源短缺(Wang 等,2011a),这是关系到可持续发

展战略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权衡水分供应、粮食生产和碳固存之间问题的依据是确保能

够持续为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提供服务,并要求对所涉及的生态水文过程有详细的了解。

黄土高原常见的降雨模式特征是高强度降雨,这导致在很短的时间时期产生过量的水

(Liu 等,2012)。较高的径流量加大了水土流失,同时也降低土壤水分的供应。因此,

土壤雨水渗透和存储对于径流量和土壤水分储量是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对于植物的生长

有重要作用。

许多研究已经证实,植被恢复导致黄土高原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径流减少(Sun 等,

2006; Wang 等,2011a,c)和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土壤干燥化降低(Chen 等,2008)。这些研

究主要集中在植被恢复时,水分供给不充足导致的蒸散量增加(ET)。近几十年来,土

壤水分动态变化受到相当的重视(Fu 等,2003; Gao 等,2011; Hu 等,2009)。先前的研

究已经表明,使用按时间顺序记录土壤水分含量的时域反射法能够反映浸渗过程,比其

它方式更加可靠(Jones 等,2002 ; Wang 等,2008)。然而,关于渗透过程和累积入渗量

对不同土地的影响的数据仍然十分缺乏。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黄土高原北部的降水特

征,通过观测按时间顺序测定的土壤含水量,来反映水分的渗透过程,并比较了五种典

型的植物对土壤水分输入的影响,这期间下了一场暴雨。特别地,我们研究了土壤水分

运输过程来描述的基本的生态水文环境,阐明了典型植被对降雨分配的影响,理解了土

壤含水量的差异来源。我们实时监控中国陕北黄土高原五种植物区域的降雨和土壤水分

分布。

2.材料与方法

2.1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的黄土高原区中心的羊圈沟流域(36°42 N,109°31 E)

(图 1),该区总面积为 2.02 平方公里,坡度为 10°到 30°,海拔范围 1050 至 1298 米,

代表着典型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貌(Liu 等,2012)。在过去 20 年(1988-2007),该地

区年平均降水量 498 毫米,年平均气温 10.6℃,属于半干旱大陆性气候。降雨主要集中

在六月至九月,春季和初夏的通常是干燥的季节。大多数落叶植物的生长季节范围是四

月至十月。研究区土壤主要来源于黄土,依据地形,形成了 50-200 米的深度。此区域中

的黄土通常是由超过 50%的粉砂(0.002〜0.05 毫米)、少于 20%的粘土(lt;0.002 毫米)

组成的组合物,孔隙度大约 50%。田间持水量和萎焉系数分别为 20-24%和 3-6%(Du

等, 2011)。

羊圈沟的土地在之前集水区主要是作物地。在 1998 年退耕还林项目的实施的推动

下,由于自然和人工植被恢复,大多数陡坡上的耕地逐渐荒废。目前,羊圈沟集水区是

2

由斑块状覆盖土地拼接而成的典型景观格局。草地和森林占据了山坡的大多数部分。灌

木占据了北面山坡的底部(Li,2011)。这个区域引进的森林物种主要是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它们种植时间为 20 世纪 80 年代或 1999 年以后。主要的半灌木和草种是

黄蒿、长芒草和须芒草,主要的灌木植物是庄绣线菊和沙棘。研究基地的细节情况也被

Liu 等人 (2012)和 Wang 等人(2010 年)很好的记录了下来。

2.2 实验设计和数据采集

我们选择了五种典型具有相似的坡位和坡度等方面类型的土地,除了农作物位点

(图 1),该位点的坡度大约为 22°,与其他有较小差异。收集土壤样品以测量其粒径

和容重,同时也对植物形态和植物覆盖度进行了测定,树木区域内是排成行种植的刺槐

(R. pseudoacacia),间隔距离为 2.5 或者 3 米。灌木区域覆盖茂密的豨签,同时有种植有

较稀疏的刺槐。半灌木区域的特点是覆盖猪毛蒿,同时交叉分布了一些裸露区域。草区

域覆盖胡须芒草同时也嵌入了裸露区域。农作物区域位于山谷(表 1)的底部种植玉米

(Zea mays)的坝地,草和半灌木在它们的自然演替中生长。

图 1 研究区域地图

表 1 五个观测点的植被和土壤特性

3

为了测量土壤水分含量,仪器有 H21 土壤湿度器amp;温度记录仪 Systemswith6 S-SMC-

M005 soil moisture 以及 6 个 S-TMB-M006 温度智能传感器(Decagon Devices Inc.,

Pullman,WA),6 个传感器分别被安装在距地表深度为 10,20,40,60,80 和 100 厘米

(图 1)的土壤下。数据由一个 HOBO 气象站记录器每间隔 10 分钟采集一次,并计算五

个试验点的降雨入渗数值。为了安装探头,在土壤挖出具有足够的宽度的凹坑,探针通

过凹坑的侧面插入到土壤中,然后在坑内最大坡度的方向上水平地放置。然后再小心地

填充凹坑,尽可能避免扰动,表面也填埋成与周围坡度类似的形状。每个试验点都安装

了上述的测量设备,安装时间为 2011 年 4 月底,测量于两个月后开始,以使土壤自然沉

淀。

土壤湿度传感器能够测量 0%到 100%的饱和容积值,具有plusmn;1.0%的精度和 0.1%的

分辨率。Wang 等人(2008)建议,在较为湿润的位置,可以通过测量土壤剖面的水分含

量的变化来进行检测。在本次研究中,基于水到达一定深度时土壤水分含量开始增加的

假设,渗透过程通过测量深 10,20,40,60,80 和 100 厘米的土壤剖面水分含量的变化

来确定。降雨量的测量方式是,使用翻斗式雨量计连接到精确度为 0.2mm 的数据采集器

上采集数据。其他气象参数(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地面 2 米以上高度的风速)每 30 分

钟记录一次。

2.3 数据分析

这五种类型的土壤水分数据分析工具为 SPSS for Windows 16.0。采用单向 ANOVA,

核实正态分布和方差的均一性的假设后,然后测试不同类型土地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土壤体积含水量的测定是用探针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剖面的数据。基于土壤水分平

衡原理,累计渗透可以表示为:

I=(S -S )times;Z

f

(1)

e

i

其中 S 为最后的土壤体积含水量(cm

e

3

cm-3),S 是初始土壤体积含水量(cm

i

3

<p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p


资料编号:[27444],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原文和译文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原文和译文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