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自恋与收购过程:从私人开始到交易完成外文翻译资料

 2022-04-28 10:04

英语原文共 26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CEO自恋与收购过程:从私人开始到交易完成

摘要:CEO的自恋影响了收购过程。当被收购方CEO更自恋时,收购方股东对收购公告的反应就不那么乐观了。自恋的收购方CEO的谈判速度更快,他们也更有可能发起交易。当收购方CEO和被收购方CEO都自恋时,收购交易的成功概率降低了,被收购方CEO被合并公司雇佣的可能性也降低了。本研究的发现突出了收购过程中收购方和被收购方CEO的心理特征的重要性。

Ⅰ.介绍

CEO的心理影响了收购的偏好和市场对收购公告的反应(见,例如,Hayward和Hambrick (1997),Chatterjee和Hambrick (2007),Malmendier和Tate (2008),John, Liu, and Taffler(2011)。但是,有关心理作用对于收购过程各个方面的影响的研究仍未完成。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收购方首席执行官(John et al.(2011)除外),但收购涉及谈判,收购方和被收购方首席执行官这两个主要角色的个性很可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本研究探索在整个收购过程中双方CEO的心理影响,从交易开始的私人阶段到交易完成,以期补充现有的研究。

本研究聚焦于自恋的心理特征。自恋是心理学中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概念,它具有既定的行为维度,使我们能够根据收购过程的各个方面对收购方和被收购方CEO自恋的影响做出假设。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收购方CEO的自恋程度越高,收购方发起收购的可能性更高(在10%的水平上是显著的),私人收购的过程越短,收购方公告回报减少。收购方和被收购方CEO都自恋时,交易完成的可能性降低了,被收购方CEO在合并公司中获得声望地位的可能性也降低了,但当双方CEO的自恋程度都很高时,这种影响就会减弱。

本研究通过对人称代词的使用来测量自恋。从前人已经做过的直接测试中,第一人称单数代词在言语中的使用频率与自恋者的自恋得分 (Raskin 和 Shaw (1988))有关。每个样本CEO的自恋分数都是第一人称单数代词与在1780次访谈中记录的第一人称代词的比例。从2002年到2006年,来自146个收购交易样本的收购方CEO和被收购方CEO的自恋得分是可获得的。收购方CEO的平均自恋得分为0.215,被收购方CEO的平均自恋得分为0.1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表明,平均而言,样本收购方CEO比被收购方CEO更自恋。

由于自恋和过度自信之间有一些重叠,我们还进行了额外的分析,以确保我们用第一人称代词来衡量自恋程度的方法与衡量过度自信的方法有明显的区别。本研究使用了一种由Malmendier和Tate(2008)和T. C. Campbell, Gallmeyer, Johnson, Rutherford和Stanley(2011)改编的测量方法。我们将“自信”和“不自信”的关键词在CEO演讲的样本中罗列出来,用来建立我们的自恋程度,并根据自信的词与完全自信和不自信的词的比例来估计一个过分自信的分数。我们的发现对包含CEO过度自信变量很有说服力。

我们的文章丰富了行为金融学中的关于管理偏见的文献,它植根于傲慢假说(Roll(1986))。这和CEO过度自信对于并购的影响的研究密切相关(见,例如, Malmendier 和Tate (2008),John et al.(2011),ferris, Jayaraman和Sabherwal(2013),和Kolasinski和Li(2013)),但是它检查了不同的心理特征(自恋),强调了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重要性,研究的是收购过程的不同方面。更广泛地说,本研究补充了企业财务的研究,证明了CEO的特征对资本投资(Malmendier和Tate(2005))、融资选择(Malmendier, Tate, and Yan(2011)),以及企业创新(Hirshleifer, Low, and Teoh(2012))的影响。

文章的其余部分组织如下:第二节讨论了文献,并给出了可检验的假设。第三节介绍了数据和方法。第四节总结了我们的主要发现。第五节进行稳健性测试。第六节总结。

Ⅱ.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设

A.自恋和相关概念

自恋是一个复杂的多维概念,其祖先可以追溯到弗洛伊德(1914)。《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PA)(1994))提供了一份关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描述,以及临床医生使用的诊断标准列表。根据DSM-IV,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普遍的夸大的模式(在幻想或行为中),需要赞美,缺乏同理心,从成年早期开始,并出现在各种环境中”(APA(1994),第717页)。诊断标准描述的是那些被夸大了自身重要性的人,他们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成就。

自恋与过度自信和傲慢有关,这在并购的背景下被研究过。过度自信是描述一个人高估实际或相对能力和表现的倾向,或者表现出对他或她的信仰的过度肯定(Moore和Healy(2008))。过度自信与自恋有关,自恋中一些傲慢的态度可能被认为与过度自信重叠。心理学家的研究记录了自恋和过度自信之间的正相关关系(Campbell, Goodie, and Foster(2004))。然而,自恋和过度自信至少在一个重要方面是不同的。作为一种认知偏差,过度自信只关系到对现实的感知,而自恋是一种完整的人格特征,它描述了认知和行为:“自恋是一种自我的品质,它对思考、情感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Campbell和Foster(2007),第12页)。认知维度和行为维度的存在意味着,不仅自恋者对现实有偏见,他们也被迫以特定的方式行事。首先,自恋带来了一种对理想自我的持续强化的迫切冲动,这导致个人不断地以强化自我形象的方式行动(Buss和Chiodo(1991))。这种冲动可能会主导一个自恋者的行为:“你可以把自恋者看作是增强自我的积极性的个体(具体来说,是为了获得地位和尊重)。他们的大部分心理和社会生活都指向这个目标(Campbell et al. (2004), p. 298)。这使他们需要别人的过分钦佩,并倾向于采取浮夸而引人注目的行动(APA(1994))。其次,自恋的人有一种过度发展的优越感,表现出对他人的傲慢或蔑视。他们乐于剥削他人,而且缺乏同情心(APA(1994))。他们能够利用别人的优势,因为他们体会不到阻止非自恋者(Campbell和Foster(2007))的负罪感。第三,自恋者表现出高度的冲动(Vazire and Funder (2006), Miller, Campbell, Young, Lakey, Reidy, Zeichner, and Goodie(2009)),这影响了他们的决策风格(W. K. Campbell, Hoffman, Campbell和Marchisio(2011))。

Owen和Davidson (2009)强调了自恋和傲慢之间的部分重叠。他们的研究首次尝试为傲慢综合症提供临床定义。这个建议的定义采用了一份14项的态度和行为的清单,这些态度和行为描绘了傲慢的人的特征。根据作者的观点,傲慢综合症有时会在个人加入权力的时候出现,因此在政治和商业领袖中也会出现。症状表现与自恋型人格障碍重叠;其中的14个症状对应于DSM-IV (APA(1994))中列出的自恋型人格障碍诊断标准中的项目。而剩下的非重叠的项目要么与其他人格障碍有关,要么是傲慢综合症特有的,正是这些东西将傲慢与自恋区分开来。

综上所述,自恋是一个令人信服的概念,研究自恋和收购有四个主要原因。首先,关于自恋的定义有广泛的共识,它根植于心理学理论。其次,自恋是一个复杂的多面的概念,它包括了认知和行为的维度。行为维度包括动机方面和人际方面。前者定义了自恋者对赞美和强化的持续需求,后者描述了自恋者的控制天性,他们缺乏同情心,易于冲动(APA (1994), Campbell和Foster (2007), Vazire and Funder (2006), Miller et al.(2009)。第三,在大量的个体样本中,个体自恋的一种测量方法已被心理学研究所证实(Raskin和Shaw (1988))。最后,先前使用案例研究方法(de vries和Miller(1985))和大样本分析(例如chatterjee和hambrack(2007))的研究提供了证据,证明CEO自恋在解释某些组织活动和结果时很重要。

B.理论假设

在本节中,我们将对收购过程的六个方面提出假设。这些假设都源于自恋的行为暗示。它们在表1中进行了总结。

高度自恋的人觉得有必要采取重大的措施来加强他们的自我意识(APA (1994), Chatterjee和Hambrick(2007))。这表明,自恋的CEO们更有可能发起收购。对于被收购方CEO来说,自恋意味着相反;也就是说,失去独立和地位将会使自我膨胀的自我厌恶。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1. 收购方(被收购方)CEO的自恋程度越高,收购方(被收购方)CEO就越有可能(越不可能)发起收购。

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了自恋与冲动之间的联系(Vazire和Funder (2006),Miller et al.(2009))。自恋者更有可能表现出冲动的行为,这影响他们做出决定的方式(W. K. Campbell等人(2011)),这表明更自恋的CEO更有可能迅速进行谈判以达成交易。这一预测在自恋型收购方CEO的案例中似乎很明确,但对于被收购方CEO来说却不那么明确。被收购方CEO的冲动性可能会被自恋的动机性因素所冲淡,导致他们抵制失去独立性,这将不利于他们的自我形象,从而减缓谈判进程。因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假设,仅关于收购方CEO的私人程序的长度。

H2. 收购方CEO的自恋程度越高,从交易开始到公开宣布的私人接管过程就越短。

收购方CEO自恋对收购溢价的影响尚不清楚。先前的研究记录了收购方CEO过度自信与傲慢与出价溢价之间的积极联系(John et al. (2011), Hayward和Hambrick(1997))。然而,自恋不同于过度自信和傲慢。自恋者乐于剥削他人(APA(1994)),因此一个高度自恋的收购方CEO可以威逼一个不那么自恋的被收购方CEO接受较低的出价溢价。对于自恋的被收购方CEO来说,这种情况似乎更为明显。他们需要限制因信誉损失而对自身形象造成的损害,可以通过向收购者收取高出价来满足这种需要。他们有剥削倾向,缺乏同情心,这使他们能够在谈判中表现出必要程度的无情,以获得更高的投标溢价。因此,我们只针对被收购方CEO提出以下假设:

H3. 被收购方CEO自恋程度越高,出价越高。

保持协同效应不变,假设3预测,被收购方CEO自恋水平越高,出价越高,收购者的公告回报率会降低。市场中可能会出现高度自恋的被收购方CEO,这表明他或她已经能够操纵收购方CEO,因此,他坚持不合理的高价。收购方CEO的理由一次又一次模棱两可。现有的金融研究表明,市场对收购公告的反应与收购方CEO过度自信(Malmendier and Tate(2008))呈负相关。然而,鉴于自恋的特殊性,市场反应也可能是积极的。市场可能认识到,一个高度自恋的收购方CEO,有能力操纵一个不那么自恋的目标。积极的市场反应也与战略领导和领导力研究的文献相一致,这些研究强调自恋的潜在积极方面(Maccoby (2000), Rosenthal和Pittinsky(2006))。因此,我们仅针对被收购方CEO提出以下假设。

H4. 收购方CEO的自恋程度越高,收购方股东的公告回报就越低。

先前的研究提供了自恋者谈判方式的证据。高度自恋的人是糟糕的谈判者,因为他们不妥协,产生不信任,不妥协(Greenhalgh和Gilkey(1997))。此外,Greenhalgh、Neslin和Gilkey(1985)表明人格影响了达成协商解决方案的可能性。这表明自恋程度越高,交易完成的可能性就越小。然而,对于收购方CEO来说,效果充其量只是模棱两可。即使他们是蹩脚的谈判者,他们也可能寻求成功完成的自我激励,促使他们努力达成协商解决。因此,我们仅针对被收购方CEO提出以下假设:

H5. 目被收购方CEO自恋程度越高,完成交易的概率越低。

收购的完成意味着两位CEO之间的长时间交流。鉴于自恋者是糟糕的谈判者,我们预计交易完成的可能性也取决于CEO们之间的自恋程度。因此,我们包括一个交互项来检验这种可能性。然而,由于收购方的影响是模棱两可的,因此我们无法为交互项提出一个正式的假设。

在合并后的实体中,为被收购方CEO设立一个有声望的职位是收购谈判的一个重要结果。由于自恋者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apa(1994)),收购方CEO不太可能选择与另一位(前任)CEO分享焦点。然而,被收购方CEO独立性的丧失可能是对自我的沉重打击。因此,我们可以预测,高度自恋的被收购方CEO将在合并后的实体中寻求一个有声望的职位。我们提出了以下假设:

H6. 收购方(被收购方)CEO的自恋程度越高,被收购方CEO在合并后的实体中获得声望地位的可能性就越小(越大)。

如果被收购方CEO在合并后的公司中获得了一个职位,这意味着两位CEO将来必须共同工作。自恋者更倾向于从事适得其反的工作(W. K. Campbell et al.(2011)),而且他们会发现很难建立健康的工作关系(Lubit(2002))。这表明,当两位CEO都高度自恋时,未来的工作关系就不太可能出现。然而,这种交互效应并不完全清楚,因为被收购方CEO们可能会有强烈的自我激励,从而在合并后的公司中获得一个职位。因此,我们不需要明确地提出一个假设就包含了交互效应。

Ⅲ.数据和方法

A.样本

我们的收购样本涵盖2002年至2006年宣布完成的交易,并从美国证券数据公司(SDC)美国并购数据库中提取。我们将样本限制在已完成的交易中,在这些交易中,收购者将其持股比例从不到50%增加到100%。继Masulis、Wang和Xie(2007)之后,我们只保留了重要的交易(交易

全文共12961字,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13066],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原文和译文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原文和译文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